總是第一個來到雲居樓齋堂的師父,以身教告訴弟子們,聞板聲即起,絕不拖拉;


與大眾一起合掌唱供養偈、結齋偈的師父,以身教告訴弟子們,五堂功課不缺,鐘板齊全,始謂「叢林」。


板聲響起,如同往常,大眾排好班魚貫進入齋堂。遠遠的看見師父一人端坐在西單第一排第一個位置;和我們一樣穿著黑色海青、咖啡色七衣,年近八十歲的師父挺直的端坐著。所有的人都被震攝住了!搭著紅祖衣、坐在台上的定和尚顯得有些惶恐不安。


大眾依序坐下來,雖然一如往昔合掌唱供養偈,雖然行堂仍是一一快速打菜,但是相信這一餐,每一個人吃著飯,心中應有不同的起伏思緒。


我心頭擔憂和感動交集,師父有糖尿病,現又值膽囊結石開刀前的調養期,飲食上 須遵照 醫師的囑咐,大眾過堂的食物適合師父嗎?為了提醒全山僧眾須貫徹過堂用餐的制度,師父領先表率,以身作則,可謂用心良苦。


不知為什麼,師父端坐長條桌前的身影,令我想到佛陀,為了保護祖國迦毘羅衛國和釋迦族的安危,佛陀曾四次靜坐路中央,阻止琉璃王帶領的軍隊前進;護國心切,豔陽下端坐的佛陀身影,令人思之動容!


佛陀以「親族之蔭,更勝餘蔭」,向琉璃王表明自己愛國的立場。一向熱切護教護法的師父,今日靜默的端坐齋堂,不也是向弟子們表明維繫傳統過堂制度的決心?


不知為什麼,師父端坐長條桌前的身影,也讓我想起東晉道安大師,他曾因弟子法遇教眾不嚴,寄去木杖一根。法遇一見木杖,即明師意,他伏地請維那師行杖三下,作為自己領眾不力的懺悔。


今日師父端坐齋堂,宛如那根無言的木杖,重重敲擊心田,恩師不語,其剴切咐囑的深意,我們能不明白領受嗎?


應是稟性具深厚善根,加上自幼即受叢林的嚴格規範,師父自律嚴謹,無論是治學、修業或弘法,常自我期許發揮生命的極致。他也殷殷以此課徒,但是,慈悲智慧具足又深諳人性的師父,不以權威、專制和疾言厲色來教育徒眾,輔以言教的,是更多感人的身教。


如師父記著小時候念的「短衣短褲上學校,從不遲到一分鐘」,而養成守時的習慣,直至現在,任何活動、任何集會,師父一定是準時到臨,也準時結束。在他身教下,重視時間、不遲到,也成了佛光山的家風。


如師父一再告誡弟子,決不能教訓信徒,他一生就是和顏悅色對待每一位信徒。還有,從師父訂下的佛光山門規、宗旨、精神……,及其言說、著作中所有待人處事之原則等等,皆可印証師父的言行一致;其身教映照平日之言教,更是清楚歷歷,令人動容!


為了彰顯制度、服膺制度,師父屢屢開示大眾,須擁護、鞏固領導中心──現任住持定和尚。今日他也以「退居老和尚」的身份,和大眾坐在一起;師父對弟子的提攜和成就,可見一斑。


寬厚孝順的定和尚,上台前、下台後,除了向供奉正中的彌勒菩薩問訊,也必定向坐在西單的師父問訊。走出齋堂後,也會在外面等著師父,送師父回傳燈樓。於此,我們看到了佛門的師徒之愛與莊嚴溫馨的倫理。


師父吃飯一向速戰速決,第一天,定和尚看見師父用完餐,就告知維那「結齋」,所以,那一餐應有不少人是在匆促中把飯菜塞進肚子。細心的師父發現了,而有所指示吧,往後幾天結齋時間已和平日差不多。有一次,我坐的位置在師父後面不遠,當我端起湯碗,準備喝湯時,忍不住眼睛斜斜瞄過去,師父已用完餐,正靜靜定定的等候著大眾。


總是第一個來到雲居樓齋堂的師父,以身教告訴弟子們,聞板聲即起,絕不拖拉;與大眾一起合掌唱供養偈、結齋偈的師父,以身教告訴弟子們,五堂功課不缺,鐘板齊全,始謂「叢林」,大眾莫壞了規矩;用完餐,拄著拐杖,步履沉穩、莊嚴的、緩緩的和大眾一起走出齋堂的師父,以身教告訴弟子們,他亦是眾中之一,獨木不成林,僧眾須和合啊!


身著黑色海青、咖啡色七衣的師父,於過堂,以無言、以肅穆、以崇高、以溫煦,為弟子們上了一堂永世難忘的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