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時會有這樣一種現象:

因為一個有爭議的議題的出現,人們就會對此眾說紛紜,在這些不同的意見中,可能就有一種佔據上風的觀點,經過幾次公開表達後,其他的聲音逐漸在弱化,最終可能就只能聽到一種意見。

德國女傳播學家伊麗莎白諾埃勒-諾依曼(E·Noelle-Neumann)在對歷史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又經過多年的民意調查實證研究,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了一種描述輿論形成的理論假設──沉默的螺旋。

該假設的理論基礎主要來源於心理學、大眾傳播學和社會學。

有三個關鍵概念:害怕孤立、意見氣候、準感官統計。

害怕孤立:從心理學看來,引發人類社會行為的最強烈的動力之一就是不被孤立,個人會因為害怕孤立而改變自己的行動;
意見氣候:自己所處的環境中的意見分佈狀況,包括現有意見和未來可能出現的意見;
準感官統計:每個人都具有準感官統計的能力,這種能力能夠判斷意見氣候的狀況,判斷什麼樣的行為和觀點被他們所處的環境認同或不被認同,什麼樣的意見和行為正在得以強化或弱化。

具體說來,沉默的螺旋指的是這樣一種現象:對於一個有爭議的議題,人們就會形成有關自己身邊意見氣候的認識,同時判斷自己的意見是否屬於多數意見,當人們感覺到自己的意見屬於多數或處於優勢的時候,便傾向於大膽地表達這種意見;當發覺自己的意見屬於少數或處於劣勢的時候,遇到公開發表的機會,可能會為了防止孤立而保持沉默。

越是保持沉默的人,越是覺得自己的觀點不為人所接受,由此一來,他們越傾向於繼續保持沉默。幾經反復,便形成佔優勢地位的意見越來越強大,而持劣勢意見的人發出的聲音越來越弱小,這樣的迴圈,形成了一方越來越大聲疾呼,而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過程。

沉默的螺旋理論一經提出,就形成傳播學研究中的一個熱點,很多人對其進行了探討。

有學者指出,沉默的螺旋理論最主要的意義在於,將對輿論形成過程的考察,從現象論的描述引向了社會心理分析的領域,強調社會心理機制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

這是傳統領域的輿論學研究所忽略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對該理論的肯定的同時,也有很多置疑和批評。

有批評指出:該理論過分強調害怕孤立這一社會心理因素,忽略了其他導致社會行為的動力因素。即使感到孤立,人可能在權衡利益後採取行動,不一定保持沉默;有的人在害怕孤立時不僅不沉默,還可能發出攻擊性的言語或行為。

在這裡,個人的差異也應予以考慮。對社會孤立的恐懼,不是一個絕對的常量,而應是一個受條件制約的變數。

多數意見的壓力對於不同類型、不同性質的議題,壓力程度也會不同。

無論如何,沉默的螺旋理論提供了一種考慮問題的視角:

輿論的形成不一定是社會公眾理性討論的結果,而可能是對強勢意見的趨同後的結果。

需要注意的是:強勢意見所強調的東西,不一定就是真理。

當公眾中的少數意見與多數意見不同的時候,公眾的少數有可能屈於優勢意見的壓力,表面上採取認同,但實際上內心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這就可能出現某些公眾公開表達的意見與公眾自己的意見不一致。

這樣將導致輿論只是在表面上的一致,並非是真正的認同。

現實上其實常碰到,但是你知道你已經陷入沉默螺旋之中了嗎?在逆境之中才更要積極向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