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專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這個疑問就會持續在心中發酵,不管是直接被當事人詢問:「我們可以成為朋友嗎?」

或是耳聞前輩與同儕們與當事人之間種種複雜的關係流動或「八卦」,總而言之,諮商關係跟一般的人際關係,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這件事,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持續沈思,因為我一向不覺得生命有任何簡單的答案。

許多心理師會告訴當事人,諮商關係是有別於一般人際社交的「專業關係」,為了避免破壞晤談歷程,建議維持單純的專業界線,

我也曾看到一些同儕會告訴當事人,心理師的回應原本就有別於一般的人際社交,「正因為如此,所以諮商才會有效。」

當我逐漸認知到假設諮商晤談要有效,竟需要仰賴我們以有別平日人際模式的方式來進行時,心中不免開始對於這件事感到疑惑,一方面諮商專業訓練我們要先成為自己,要「活得像一個人」,可是當事人期待我們在諮商室中展現更多「人」的味道時,我們卻又立刻跳回專業的盾牌之後,告訴他們正因為心理師有別於一般人,所以諮商才得以有效果,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直到最近,對於這個困惑開始有了些新的想法,如果把專業關係與日常生活中的人際關係(以下簡稱日常關係),當成是一道連續光譜的兩個極端的話,那麼心理師與當事人之間的諮商關係,很可能可以有眾多不同的選項,也就是說,除了部分諮商取向(例如傳統的精神分析)外,多數的諮商關係中,都參雜著日常關係,隨著心理師個人的價值觀與偏好的諮商取向,會在這道光譜裡選一個讓自己舒適又能發揮效果的位置。

舉例來説,從事後現代取向,尤其是敘事治療的心理師們,很可能會往日常關係多靠近一點,然而無論心理師往日常關係多靠近,必然還是帶著專業關係的某些框架,因為做出有違日常關係的互動,有時的確是諮商有效的重要因子之一。

所謂的有違日常關係,首先最直接會讓人聯想到的是諮商倫理的設置,例如不能跟當事人發展社交關係、性行為,同時應以當事人最佳福祉為優先考量,倫理的設置是將兩種不同關係區分開來最強而有力的作法,這些倫理用來提醒心理師,不得跨越侵犯當事人權益的界線,或許有些當事人會覺得這些規範使心理師跟自己「很遙遠」,或是很「奇怪」,我傾向於認為讓關係變奇怪的,比較有可能是心理師本身呈現這些規範的態度,或是當事人及心理師對諮商關係的期待有所落差,然而我也越來越真切的感受到,心理師也是人,必然也有七情六慾與個人脆弱的一面,不得與當事人發展社交關係,是為了避免讓心理師在脆弱時反過來利用當事人滿足自己的需求,不得跟當事人發生性行為,同樣也是避免讓心理師透過這種方式控制當事人的情感狀態,而倫理的根本:當事人福祉最大化,則是一種加諸於心理師的責任,時時刻刻提醒我們,當事人才是晤談的主角,我們充其量只是陪伴在旁的輔角。

諮商關係之所以有效,就在於生活中很少有人願意為了我們,將自己的需求、慾望、情感壓縮到最少量的狀態,在這一次大約50分鐘的會談裡,全神關注的滿腦子只想到我們,而且是以我們的需求為最優先考量,這點連熱戀中的情侶或父母恐怕也幾乎難以辦到!

然而正因為諮商關係是如此有別於日常關係,當心理師無法在其中適度維持「人」的本質時,的確會給當事人過度冰冷、權威、神秘、疏遠的感受,即使心理師持續展現同理與溫暖也一樣。

因此我猜對於多數心理師而言,至少對我而言,都有一個必經的困難階段,那就是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方式面對眼前的當事人,因為我們不確定在當下到底該讓心理師的角色多一點?還是個人的角色多一點?

很感謝歷任督導在我感到困惑時,總能用很真誠溫暖的態度與我討論這些艱難的抉擇,使我逐漸在這道光譜中,找到一個自在又能發揮晤談效果的位置,同時明白,面對不同的當事人,有時候需要選擇不同的位置,因為每個人需求不同,回到初始的困惑,諮商關係算是一種人際關係嗎?

現在的我傾向於這樣回答:「諮商關係當然是一種人際關係,而且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係,這互動中你/妳仍然可以感受到我這個人的存在,但同時我的存在,是來支持與陪伴你/妳更加真實的存在,許多時候我對你/妳所說、所做的,很可能會用一種跟其他人不太一樣的方式來回應,這是因為在晤談過程中的主角是你/妳,我只是一名過客,雖然只是過客,但我仍期待在彼此的關係裡,是可以留下點什麼的,畢竟人與人之間能有這種高度真實的互動,是很難能可貴的。」

就像是每間星巴克的店員即使同樣被要求要以客為尊,我們仍知道有些店員是我們比較願意親近的,有些則否,因為每個店員會在專業角色跟日常角色中,找到自己喜歡的平衡,這個平衡點未必是身為顧客的我們所享受的,然而無論如何,我們跟他們之間仍保有專業關係,至少在去消費的時候是如此。

透過這個隱喻,我想說的是,心理師仍然是人,但同時也仍擁有心理專業,因此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心理師,但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心理師,我想諮商關係都不單單只是冰冷的專業關係,我們都是人,諮商關係自然也是一種人際關係,而且很可能比其他日常關係更加真實。

關於我:

幽樹(Sho Ra)是我的靈性名字,本名張義平,現為諮商心理師與身心靈工作者。精熟於敘事與人際歷程的諮商取向,身心靈療癒途徑,則以潛意識溝通、阿卡莎花精、愛療法、靈氣療癒與家族排列為主,關係療癒、情感與性別、生涯發展與生命任務、創傷與死亡,則是我長久凝視與碰觸的擅長議題。

對於自身生命中的黑暗,與他人生命中的苦痛,帶有堅定的意願,願能以慈悲凝視,用愛承接,我自認只是一名心靈的行者,如實見證每個人的生命本質,透過這份見證的力量,支持著每個伙伴走上自己的道路。

http://yukitwins.pixnet.net/blog/post/20312565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