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裡每個人都很忙,每個人都在全力以赴地活著,他們沒有義務解答你的迷茫與困惑,如果哪一天你遇上一個願意跟你分享半點過來經驗的人,

那他一定是看到了你身上跟他相似的部分。

我曾經陷入一個奇怪的生活圈。

剛進大學那一年,我一直覺得比自己大一屆的學長學姊並不友好,或者是那個時候的自己不夠開朗聰明,或者是不夠漂亮招人喜歡,或者是沒什麼出眾的才華讓人留下好印象,我一向是個很愛跟人請教的人,但是僅僅止於小型場合,所以我都私下跟他們簡訊留言,表達出我自己的迷茫,比如大學四年該如何安排,選修課該怎麼挑,遇到出去採訪實習跟上課有衝突了怎麼辦。但是他們從來不會給我答案,好一些的會給一些禮貌性的鼓勵,僅此而已。

那段時間我很受傷,一是覺得這個世界很不和善,周圍回饋給我的都是負能量,那個時候的我自己在心裡暗暗發誓,等我自己上了高年級了,我一定會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分享給學弟學妹,這樣可以讓他們少走一些彎路。我告訴自己,一定不要成為像我現在的高年級前輩那樣「冷漠」的人。

可是接下來的日子,我發現我錯了。

我開始了解,大學的低年級跟高年級除了課程上的差別以外,在思想跟價值觀方面是沒有多大差別的,也就是說,你不能因為別人比你高一個年級就覺得別人懂的一定比你多,也許他們自己的價值觀還沒形成,又怎麼能夠教導你這樣一個跟他差不多的小妹妹呢?

有些人大學四年下來感覺什麼也沒學到,而有些人進入大學或者在大學以前就已經有自己的規劃了,比如說隔壁班一個溫州的男孩,從小就受到父母經商的影響,當我們還在奔波於入學軍訓的時候,他已經想辦法找學校外面的資源,跟別人學習金融炒股證券的實操知識,等我們大學畢業忙著找工作的時候他已經到上海的一家證券公司工作,然後到世界各地出差了。

我用這個例子並不是說畢業後錢賺的多就是一個混得好的標誌,我想表達的是,大學四年的時光裡,很多時候是不能拿你是低年級或者高年級去衡量的,而是應該拿一個人的格局跟視野來衡量,這也是如今我想來最遺憾的事情。

我曾經請教過一個前輩,說大學裡除了學業之外您最想給的建議是什麼?他的回答是,你要跳出同類人的格局去看問題,比如身邊很多人考研究所,你要想想這件事情對不對;比如很多人忙著兼差打工,你要看看這件事有沒有意義;比如同樣是去圖書館看書,你挑的書跟別人的會不會太相似了?

他還告訴我,你千萬不能和身邊的人相同,因為一旦同類了,那你將來也會跟他們一樣走同樣的一條路,這條路不至於糟糕,而且有時候還不錯,但是這也就意味著這條路肯定不是最精彩的那條,你要記著,合群很多時候是件危險的事情。

可惜聽到這個觀點的時候我已經畢業整整三年了,已經回不去了,於是我把以前錯過的東西運用在職場上。

我畢業後進的第一家公司是個大集團,正規全面培訓到位,我也跟很多應屆畢業生一樣開始從最基礎的工作學起。但是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也就是試用期還沒結束的時候,我就覺得這種狀態不對,因為除了人力資源部門的人每天為我們講解公司的相關事宜以外,剩下的事情全交給了帶我的前輩。他是基於工作責任教我基礎的流程,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人在工作上跟我探討過了。

於是我開始自己想辦法,公司中午提供午飯,一份午飯的量很大,女生們一般都會兩個人共吃一份。

有一天一個資深同事說跟自己共享午餐的那個女孩調到北京去了,她落單了,我提出說不然我跟你一起吧。

於是每個中午我們都會固定地找吃飯的桌子,挑她喜歡吃的菜,我偶爾會自己熬一個湯或者帶一份水果到公司。這位同事是深圳本地人,跟她共餐的這段時間裡,她告訴我關於租房關於週末吃喝玩樂一切我想要的資訊,當我每天憂鬱著要剪出十幾集電視劇而頭疼的時候,她兩三下就幫我完成了一半的工作量。

試用期後轉正式職的時候需要面試考核,每個部門會派一個資深同事代表進行提問,有天中午吃飯,這位同事邊吃邊問我,你明天想回答些什麼呢?

我說什麼意思?

她說明天我是你的主考官,你想要我問你什麼問題呢?

我隨便說了幾個我自己很感興趣也很擅長的話題,然後回答說如果你明天能夠集中在這些問題上就最好了。

第二天轉正面試,果然如我想像中的那些問題,結果順利而過。

有了第一次經驗後,我開始覺得這個想法是對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裡,我申請轉換部門,重新劃分我的工作職責,然後嘗試著自己負責每個月的電影電視劇包裝主題,這些都是我自己爭取來的。我當時心想,既然沒有人告訴我可以這麼做,也就意味著這麼做也不一定有錯,那我就試試好了。我發現這個想法讓我的工作狀態得到了很大的進步。

也是到現在,我開始慢慢悟出一點東西。

身為一個職場新人,既然什麼都不懂,那就意味著一般錯誤都是值得原諒的。

當然前提是你不能犯一些很低級的錯誤,比如隨便把工作室的機器毀壞或者把資料庫的資料亂搞一通。

我漸漸明白,要在平淡的格局中打破常規做一點事情。這一點是我特別喜歡跟九○後的孩子當同事的原因,在我們這樣一個比較正規的公司裡,很多制度流程都是系統化的,每一批新員工進來的時候接受的都是中規中矩的企業文化。

但是九○後的同事就不一樣了,他們更加大膽,更加有創意,也更加肆無忌憚。有時候我覺得這種肆無忌憚是很有用的,比如說公司的尾牙他們不想要很老土的酒會,於是提出做像綜藝節目的廚藝跟才藝比拼。

再比如說每到公司需要加班或者節慶假日值班的時候,他們總是第一時間跳出來,請人力資源部門公佈加班調休或者付加班薪資的公告。要知道我們這些老人是絕對不好意思提出來的,可是九○後的小孩就做得出來,而且理直氣壯。

這一刻我真心覺得,世界就應該是他們的,也是因為有了他們的推陳出新,我的狀態才能一直跟得上新鮮的節奏。

也是因為這樣,在我第二份工作的時候,我身邊都是九○後的同事,跟他們在一起,我會吸收他們身上特立獨行的優勢,同時也會保持我自身理性穩重、控制全場的優勢,這樣的結合也是最適合我的。

當我需要招一個助理的時候,我向人事部門提出的需求,就是能夠跟我一樣神經兮兮又傻裡傻氣無節操,也能夠跟我一樣高端大氣上檔次,當然這只是一個好玩的形容說法,但是我需要的人的確是這樣的。

我用了快四年的時間,讓別人認可我,覺得我是一個有意思的人,是一個好玩的人。

要知道當年剛入職場的我,肯定不知道未來的職業狀態是什麼樣的,我心裡有過很多掙扎,希望自己能夠像杜拉拉那樣樂觀進取,又希望像我的主管那樣做一個八面玲瓏的人,還希望能夠像業務部門的老大那樣成為一個什麼都懂一點,什麼都能聊一些故事出來的全能型人物。

可是我發現這些年下來,我根本不可能成為他們那樣的人,因為成為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都是有風險的,而這種風險是我所不願意接受的。

比如說杜拉拉陷入了職場戀情,我的主管太過於精明讓我覺得不夠真實,業務部門的老大沒日沒夜都在研究客戶的各種喜好跟八卦,這些事情我都不感興趣。不如回到我自己的節奏,做一個接地氣的專業人士,一個不那麼專業的專業人士。

最近我收到的留言跟私訊越來越多,很多人問我這該怎麼辦那該怎麼辦。遇上這種提問,我是萬萬不敢回答的,因為我根本不知道提問人過去有什麼經歷,如今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很多人之所以不願意解答你的問題,一是可能你的提問方式不對,他們不瞭解你真正的需求;二是可能你遇到的問題他也遇到過,但他度過了那個階段之後又迎來了新一階段的問題,他的精力已經集中在當前的問題上了,沒時間去思考你如今的迷茫;第三就是你要明白一點,不是所有比你年紀大的人就值得去請教的,有些人投入職場可能很多年還是最初的那個狀態,而有些比你年輕的人也有很多優秀跟出眾的地方學習。遇上這種情況,只需要對那些年長的同事表示基本的尊重就可以了,剩下的精力要集中在那些值得你嚮往的人身上,而這一點的判斷絕對是跟年齡沒有半點關係的。

這半年算是我成長跟進步很大的半年,我透過各種機緣遇上了很多大叔跟大姐,我發現我的價值觀一點點被顛覆了,當我剛剛接受一個前輩告訴我的觀點的時候,我又被另外一個前輩的觀點征服了,於是原來的那一層觀點又被推翻了,這樣的事情經歷過好幾回。

一開始我很痛苦,我發現每個人告訴我的事情不一樣,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後來有天夜裡我細細琢磨了一件事情,前輩跟前輩之間也是有差別的呀!段位不同,經歷不同,格局自然也就不同,他們總是願意跟我分享他們那個階段的感悟,而我身為一個接受者,我接受著各家的言論,看似是一件很亂的事情,其實這才是最好的狀態,因為我能從這些價值觀不同的論斷中找尋相同的地方。

比如說要早日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要早日找到自己喜歡跟擅長做的事情,要有勇氣去接受一件新鮮事情,還有就是要找到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連接點。

這個連接點不是你的一份工作,不是你的幾個朋友,而是你呈現出來的個人品牌精神,比如我們說PPT達人你會想起身邊的誰,出去遊玩的時候想起誰比較擅長推薦,需要寫一篇演講稿的時候可以找到某個人,還有主持一場宴會的時候第一時間跳出來的人選是誰……,這些擅長某個領域的達人,就是他們的個人標籤的一部分。好比說在我的幾個好友群裡,但凡遇上迷茫之事找誰?肯定是我,我從來不會說一些無用的道理,我只說能夠說服我自己的字字句句,這些話他們都愛聽。

也就是說,當你擁有了這個技能的時候,你這一輩子就不會擔心沒有飯吃,你就不會擔心自己活不下去。這個你擅長的手藝標籤,就是你存活於這個世上很重要的力量來源。

我的閨蜜L小姐非常會拍照,即使她沒有專業的設備只用手機拍出來的圖片也很有感覺,我跟她說有一天你開一個如何拍出大片既視感的分享課程,也一定會有很多人願意參加的。

我的一個前同事是個喜歡寫歌唱歌的女孩,每次她都開玩笑叮囑我們「你要對我好一點,說不定我哪一天會紅起來的哦」,然後我們一堆人就笑說「你先把自己養飽再說吧」。可是每次看她在朋友圈上傳她自創的歌曲,我都會認真地聽著,也會覺得清新舒服,要是哪一天她成為了一個獨立音樂人,那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這個世界上總有不擅長某一方面的人,希望透過身邊真實的人的感染,來完善自己所期待的這一部分,更何況是在網路這個時代裡,人與人之間的連接要比十年前進步了無數倍,所以每一個人所擅長的部分有一天也會放光的。

然而落地到現實裡,有些人可能追尋一輩子也不知道自己擅長的手藝是什麼,或者即使有些人很有才華但是自己終究沒發現,也沒有一個引路人。而有些幸運的人卻是很早就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這一部分人是我最羨慕跟嚮往的,但是我從來不去強迫自己一定要在什麼年紀也一定要像他們那樣發現自己的長才,這件事情需要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機運。

這個世界裡每個人都很忙,每個人都在全力以赴地活著,他們沒有義務解答你的迷茫與困惑,更沒有必要幫你規劃你人生裡的每一個決定該怎麼做,不是因為他們無情,而是每個人在解決自己的人生問題上已經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如果哪一天你遇上一個願意跟你分享半點過來經驗的人,那他一定是看到了你身上跟他相似的部分,他願意告訴你一些可以參考的答案,僅此而已。

如今我依然是個很迷茫的人,我寧可每天思考多一點慢慢悟一些道理出來,這些道理有過來人的經驗,更多的是我自己揉碎了重建的價值觀。

我不會跟別人抱怨我的遭遇,因為我發現那些跟我一樣迷茫的人已經在行動的路上了,我再不趕路,就趕不上了。

書名:為什麼你總是害怕來不及

作者:達達令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6914

作者介紹:

達達令新聞系畢業,做過電影企劃、時尚雜誌撰稿作家、專欄作者,現就職於某知名網路公司。20153月,其微信帳號「她在江湖漂」上線以來,五個月便獲得幾十萬粉絲的關注。她的文章廣泛轉發於微信、朋友圈、知乎、新浪微博、搜狐、網易、一個APP、天涯論壇、各大部落格等,總轉發量過億次,獲得千萬讀者喜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