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老闆派我去給客戶送一個急件。

我們約在她家樓下的一個咖啡館,我到早了,於是買了早餐,邊吃邊等。

這時,一個小男孩突慌慌張張地衝進門,著急地想買吃的。

趕上學的男孩 來到咖啡廳想買早餐

不巧,客人很多收銀機又壞了...

碰巧,那天有個外地旅行團住在了隔壁的旅館,導遊為了節省時間,帶著整個團的人到咖啡館買早飯。

對此,顯然咖啡館的店員也是措手不及。

小男孩進門之後,看到這麼多人先是愣了一下,然後默默地站在了隊伍的最後,

不安地看著手錶,看樣子是上學要遲到了。

這時,一台收款機卻突然結不了賬。

眼看著兩隊人變成了一隊,人群開始騷動起來。

為了節省時間,店長讓一個店員小姑娘到隊伍裏手工點單,讓後廚先去準備餐食。

這一來不要緊,小姑娘每次走過一個人,都要鞠躬道歉,可即便如此,還是免不了聽到不少污言穢語。

當每個人都抱怨連連只有男孩對了店員說:「謝謝」

有人開始一邊罵著以後再也不來這家店一邊轉身離開,有人不停地催促他們快一點,更誇張的是,還有人趾高氣揚地要求店員驅逐旅行團。

一臉無奈的小姑娘除了使勁兒賠不是,沒有別的辦法。

可是,當她走到那個小男孩面前,問他要吃什麼的時候。

小男孩原本急躁的表情卻突然沉靜了下來,他跟店員說了自己要點的東西之後,加了一句,謝謝姐姐,不著急。

我坐在靠近收款台的一個座位,清清楚楚地看見,這是店員走到隊伍中之後聽到的第一句謝謝。

也是那個店員小姑娘第一次露出笑容。

我當時就想,這個孩子一定不是一般人家的孩子。

果然,沒過多久,她媽媽就走了進來。

看到這麼多人排隊的場景,沒有一點慌張生氣的表情,而是一邊走到兒子身邊,一邊輕聲問怎麼回事。

小男孩講述了事情的始末之後,媽媽說上學要遲到了。

男孩尷尬地說自己已經下單了。

男孩的媽媽 也沒有慌張生氣他們是隊伍裡 唯一笑著聊天的人

他不知所措地看著媽媽,好像害怕她會生氣。

只見媽媽摸了摸兒子的頭說:沒事,我給老師發個微信說一聲。

咱們等會兒吧。下次,我們再早點出門。

小男孩如釋重負地笑了。

這對母子成了隊伍唯一笑著聊天的人。

除了他們,所有人都在和店員交涉,儘管那樣也根本不可能讓他們更快一點。

後來我才知道,那個媽媽就是我要送文件的客戶

她是公司里出了名的好客戶。

從來不為難我們,自己同事那些不講理的要求,她都一一地擋回去。

不是迫不得已的時候,也絕不逼我們加班加點地工作。

項目做成之後,還追著給我們錢。

同事們經常說,現在的甲方張口閉口嫌棄你貴,從來不想別人幫他們做事要花多少心血。

這種把你捧在手心的客戶打著燈龍也找不到。

聽老闆說,這個客戶在石油行業做了很多年,早年在不少苦地方東奔西跑,經常在鑽井平台一待就是大半年,回國之後,又開始做起了石油交易。

看過窮人沒日沒夜地苦幹賺錢,也見過富人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孔叢子·居衛》曰: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

見過客戶和她的兒子,我更加確信了這一點。

孩子的氣質,藏著父母走過的路

一個人見過多少世面,看看他的子女就一清二楚。

只有懂得人間疾苦的人,才會告訴孩子尊重別人的勞動。

只有經歷過挫折磨難的人,才能教會孩子遇事不急躁,不慌亂。

也只有見過世事變遷的人,才能讓孩子明白,不要抱怨生活,而是自己努力改變。

心理學上經常講到人與人之間的景象反應。

簡單來說,就是人們會把他人的目光,當作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

透過別人的反應,我們得出這件事是「對」或「錯」的信號,然後再把這種評價內化成一種行為規範。

所以,父母是孩子的眼睛。

而父母的眼界,就是孩子的高度。

雖然很多人說,長大之後的我們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改變生活,但事實上,這就是一個拼爹拼媽的時代,只不過拼的不是錢,而是見識。

父母的眼界,在孩子身上可以看的一清二楚。

這是我一個在幼兒園當老師的遠房堂姐經常說的一句話。

一個班裡十幾個孩子,性格迥異。

有的小孩拿到好吃的第一時間和小朋友分,有的掉了一顆糖都要嗷嗷地叫。

看不出誰家特別缺錢,但有人就是給人一副缺衣少食的感覺,什麼都想往自己兜里裝。

剛做老師沒多久的她,本想好好地在幼教領域大展拳腳,培養出身心健康的下一代,卻發現阻力重重。

故事講得再生動有趣,回家一看父母為人處世的方式,再聰明的孩子多半也是白教。

她總是不時感嘆:還是我們老師說的對。

沒見過世面,千萬別養孩子。

否則孩子就真的輸在起跑線上了。

有人說,我們只是普通人,無權無勢,只能辛辛苦苦地賺錢養家,沒有條件去開拓眼界。講真,見識和眼界不是靠錢和閒對出來的。

而是要看你走過的路上有沒有懂得更多。

我見過的一對最有見識的父母,恰恰是兩個窮人,而且窮了一輩子。

老兩口都是農村人,攢了一輩子的錢,都花在了女兒的教育上。

只要孩女兒想學的東西,他們多打幾份工都要給她賺學費。

和周圍重男輕女的同鄉很不同,他們把女兒當成掌上明珠,總是跟她說,女孩要比男孩更努力。

他們鼓勵女兒留在北京,總讓她有時間的時候多去外面轉轉,不用總往家跑。

後來,女孩長大了,亭亭玉立,親戚朋友們都勸她要找個有北京戶口的男人,爭取留在這裡。

可是老兩口卻千叮嚀萬囑咐,叫女兒一定不要為了錢輕易出嫁,更不要為了留在北京委屈了自己。

為了不讓女兒太辛苦,他們堅持住在老家的舊房子里,也不要女兒的一分錢。

這個女孩是我現在的一個同事,是老闆眼裡的幹將,同事眼中的偶像,更是一個幸福的妻子,結婚多年兩人還是甜甜蜜蜜。

我由衷地佩服這兩個沒有受過教育的老人,把一個農村出來的姑娘養得如此不卑不亢,堅持自己的想法,守得住自己的底線。

有些人的路是白走的,日子是白過的...

有見識的父母,不會張口閉口就是有錢就是天下無敵,把孩子養得一身銅臭氣。

更不會告訴孩子,可以依靠別人改變命運。

未必每個父母都望子成龍,但一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與眾不同的。

而真正能讓一個脫穎而出的必定是他身上散發的獨特氣質,而氣質往往更考驗父母的功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