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若菩薩,為貪利故,自歎己德,毀些他人,是名第一波羅夷處法。」

「若菩薩」,若:假定,設若,如果有。

「菩薩」是受過菩薩戒的人。無論出家、在家,凡是受過菩薩戒的人,

「為貪利故」,如果為了貪圖世間名聞利養,而「自歎己德」自己讚歎自己的功德。

「毀呰他人」毀是毀謗、破壞他人。呰是口毀,指用言辭,說出人家不好的地方,揭發人的短處,來表示自己有殊勝功德。菩薩若自讚毀他,「是名第一波羅夷處法」,這就是菩薩戒重戒的第一條,犯到菩薩波羅夷法。

「自歎己德」蕅祖解釋:這就是「揚己德以形他短」。讚揚自己的功德── 我如何如何,以學問來說,我學了多少技藝!我讀了多少書!我懂得多少多少!天下沒有人比我懂得更多的。論修行,我修得多好啊,我又怎麼用功,品行又多麼多麼好,盡量把自己好的地方,有勝德的地方,表現出來,發揚出來。用意在那?就是可以比對出他人的缺點,別人沒有自己的學問高,修持好,一比較之下,就顯出自己的勝德來,這是為什麼,就是希望有人來供養,表示種種尊敬等。

「毀呰他人」,蕅祖解釋:「借人短以顯己長」。借別人的短處,來顯示出己的長處,說人短處,他人學問修持如何不好,明顯相差很遠,我很有修行,我有功夫,別人都很平庸,如何如何。儘量說人家的短處,借別人的短處,就能形容出自己的長處這個用意就是:表示自己很了不起,人家處處不如你,如此大家都來尊敬你,都來供養你,名聞利養通通歸你。用意在這裡,所以就毀呰他人,如果這樣子做的話,就違背了行菩薩道所發的大菩提心,會失掉無作戒體,故云:「是名第一波羅夷處法。」在四重戒中,屬於第一條,波羅夷,瑜伽菩薩戒稱為「他勝處」,被「他」── 煩惱,所勝。本來我們修行要斷煩惱,就像跟煩惱打仗、決鬥,要斷除它,現在反過來被煩惱所勝,修行輸了,就永遠棄在佛法法海邊外。而失掉了菩薩戒法,所以叫做「是名第一波羅夷處法」,這個戒條沒有開緣,不過有比較輕的,不屬於重戒的情況。如果為了貪心而自讚、不毀他,是屬於輕戒,又只為了瞋恨心,發脾氣毀謗地人、破壞地人,說人短處,而沒有讚歎自己,只毀他而不自讚,也屬於輕戒,下面四十一輕中有,此重戒是「自讚又毀他」,完全為了貪圖利養,而破壞菩薩戒法,就犯重戒,只為貪心,自讚而不毀他,只為瞋恨心毀他而不自讚,都屬於輕戒,這須分清。這兩條要分別說清楚的原因,是因為後面四十一輕戒中說到:若自讚毀他兩種同時具備,犯重戒,而分開來只自讚而不毀他,或只毀他而不自讚,就屬於輕戒。在此光說明,講到後文就可以明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