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抱怨孩子都三四歲了,還不能獨立吃飯,要一口一口地追著屁股後面喂。而和他同齡的寶寶早都會自己吃飯了,其實,寶寶很早就開始想要學吃飯,只不過家長忽略了這段黃金時期。那麼要怎麼才能讓寶寶學會自己吃飯呢?孩子獨立吃飯黃金期,一旦錯過,家長就等著追在屁股後面一口一口喂吧。

前兩天我和幾個朋友在餐廳吃飯。

旁邊一個大約 2 歲的孩子吃得特別香,「兩耳不聞身外事,一心只管碗中飯」。

另一個稍大的孩子東摸摸西看看,媽媽不喂就不吃,吃到一半還跑出去玩了,家長好說歹說小祖宗才肯坐下來,喂一口吃一口。

同樣是孩子,怎麼差距那麼大呢?

家有兩娃的我一眼就能看出來,孩子吃飯不好,多半輔食添加期的習慣養成有問題。

如果從小就培養他良好的進食習慣,根本不用追在後面餵飯,更關鍵的是,要把握住寶寶自主進食的關鍵期,一旦忽視或者做錯,就得一喂到底了。

今天,我們來講講什麼是寶寶的自主進食黃金期,以及如何把握這個時期,讓寶寶乖乖吃飯。

什麼是寶寶的自主進食黃金期

當寶寶有自己吃飯的意願時,會「發射」出一些信號,這時候最適合培養寶寶自主吃飯的能力,我們把它稱為自主進食黃金期。

一般來說,8 個月左右是寶寶自主進食的黃金期,但具體「因娃而異」,我們可以根據三個信號來判斷。

1. 看到家長手上拿什麼都想去抓一把

特別喜歡抓大人手上的食物,但是還不能有意識地把東西放進嘴巴裡,或者剛捏到嘴邊就掉了。

2. 拒絕以前最愛的食物

當大人把他最喜歡吃的東西放到他面前,寶寶會毫不客氣地打掉,甚至看上你手中的食物,嘴裡還會發出嗯嗯的聲音,這意思再明顯不過啦 —— 「媽咪我也想吃,快給我呀!」

3. 模仿大人吃飯

大人吃飯時嘴巴反復咀嚼的動作、嘴唇摩擦發出的響聲、用筷子夾菜,都是他模仿的對象,他會誇張地砸吧砸吧嘴,還會用勺子去戳食物。

那觀察到這些信號後,怎麼做才能讓寶寶更好地學會自主進食呢?我們接下來從兩個方面來說。

自主進食黃金期 食物要這樣來準備

1. 嘗試多種搭配,給寶寶選擇的餘地

有時候費勁心思給寶寶準備了一餐輔食,結果人家瞟一眼立馬扭頭毫不給面子,那種挫敗感啊,簡直紮心!

後來我改變了「作戰手法」,一種輔食你不愛吃,那我多做幾道,總有一款能抓住你的胃吧?實踐證明真的很有用!

特別是當寶寶胃口不好的時候,多準備幾道輔食,用不同的食材、顏色搭配,加上漂亮有趣的擺盤吸引他的注意力,成功率會大大地提升。

2. 手指食物,滿足孩子自己動手的願望

如果寶寶剛有抓取食物吃的衝動,結果因為抓不到,或者很難咀嚼,也會產生挫敗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自主進食的意願。

所以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大小和軟硬都適中的手指食物,方便拿取,也能鍛煉他的抓握能力。

4 點進食習慣要養好

1. 建立吃飯的儀式感

給寶寶準備一套專用的餐具,讓他和大人一起坐上餐桌,讓寶寶建立一種「和爸爸媽媽一樣可以自己吃飯」的意識。

同時,吃飯時不要開電視,不要玩手機,也不要讓寶寶邊玩邊吃飯,營造這種儀式感就是為了告訴寶寶吃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大家共同認真對待。

2. 不要邊玩邊喂

寶寶年紀尚小,很難規規矩矩地坐著吃飯,即便如此,也一定要堅持「吃飯就得坐在餐桌邊」這個原則,不能輕易妥協。寶寶到處玩,媽媽追著喂,這樣不僅容易造成吃得過多過飽,自主進食也功虧一簣了。

而且,錯誤的飲食習慣一旦養成,以後再糾正就更難了。

3. 飯後獎勵?NO!

面對不吃飯的寶寶,很多家長會脫口而出一句經典臺詞:

「如果不吃完飯,就沒有 xx。」

為了得到這個獎勵,寶寶或許會很快吃完飯,但這完全是應付啊!隨之而來的可能就是消化不良。

寶寶不想吃飯,或許是對準備的食物不感興趣,或許是烹飪方式太單調了,也或許是咬不動嚼不爛。比如,試試用土豆紅薯雜糧代替經常做的白米飯,蒸煮燉炒燜換花樣,沒準兒寶寶就胃口大開了呢!

4. 放手讓孩子自己來

麵條糊滿臉、米飯掉滿地、湯水撒滿身,這種場景對一些爸媽來說估計很崩潰,忍不住就手把手代勞餵飯了。

我家婆婆也這樣,實在看不下去總喜歡喂寶寶,結果就是寶寶到了 20 個月以後才會比較熟練地吃飯……

但其實,和讓寶寶學會自己吃飯比起來,這些真的都不重要!

吃得亂、吃得慢,是大部分寶寶剛學時常有的情況,我們做家長的,只要放寬心,多給寶寶一點時間。

怕飯涼了?可以加熱,不著急~

怕灑到哪兒哪兒都是?墊個塑膠桌布在餐椅下,搞個吸盤碗,沒問題~

想孩子以後吃得好,自己就要佛系一些。

幹預得越少,他可以自主吃飯的那天就來得越早。

寶寶在這個過程中自己選擇和搭配食物,還能幫助他做個有主見的人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