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都提倡,要給一個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但是如果任由一個孩子“自由生長”,而不去強制要求孩子任何事情,這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父母比孩子多出的人生經驗並不是沒有用的,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比孩子的決定要好,儘管我們也要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但是有些事情,父母卻一定要逼著孩子去完成。

一、讓孩子自己完成吃飯。

很多小朋友在幼稚園可以自主吃飯,但一回到家少爺脾氣就起來了,要求家長喂。
所以家長一定不能由著孩子的性子,千萬要樹立起規則意識,必須自己完成吃飯,而且要定量,把飯菜都給他盛在小碗裡,要全部吃完才能下桌。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家長輕鬆,另一方面也可以樹立起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

二、晚上一定陪孩子讀書畫畫寫字一個小時。

都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尤其是閱讀這樣的事情,如果孩子自己不想讀書,逼他讀只會讓孩子更加討厭讀書。這樣想就錯了,要知道讀書本身就是辛苦的,我們必須承認,天生喜歡閱讀的孩子並不是很多。讀書的好處這麼多,我們不能讓自己的孩子錯過。

很多幼稚園的孩子回到家的晚間時光是這麼過的:鬧一陣子、看動畫片一陣子、玩手機一陣子,然後玩到精疲力盡去睡覺。其實這樣很不好。
孩子越長大需要家長陪的需求越小,家長還是要在小時候多陪陪孩子。每天晚上把手機放在一邊,至少抽出一個小時時間,陪孩子看書畫畫寫字等,讓孩子靜下來,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學習的習慣,堅持一段時間會發現孩子的定力、閱讀能力等都有很大改善。

三、樹立父母命行勿懶的規則意識。

很多小朋友幼稚園回到家,對於父母的話置若罔聞,父母磨破嘴皮都不見行動,弄得父母非常來氣,所以父母還是要趁著孩子小還管得住趕緊樹立規則,把弟子規中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付諸實踐,要求孩子要聽到父母的命令時要馬上行動,不要拖拖拉拉不去做,如父母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把吃完的飯碗放回廚房、把脫下的衣服放到該放的地方、把玩完的玩具收拾起來等。

父母應該從小讓孩子慢慢學會選擇:今天要穿哪件衣服、只有十塊錢你想買哪種好吃的、看電視和練字你要放棄哪一個。

很多時候,孩子需要有外界的壓力才能成長,而父母的責任,就是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孩子所需要的這種壓力。一味的順從孩子,只會讓孩子屈從我們人性的缺點:盲目、懶惰、懦弱等等,看起來是給孩子孩子自由,實際上是把孩子推入爬不上來的深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