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世時,舍衛城中須達長者家中有一位老婢女,她謹慎勤勉持守家業,很得須達長者的信任,讓她掌管庫房的鑰匙,凡一切內外出入,都委託她全權處理。

須達長者經常請佛及僧。供給所須,當時又有一些生病的比丘,也常向長者求助,長者都十分樂意護持。但是這老婢非常慳貪,對主人的布施不能隨喜,反而起瞋嫌心,說道:「我家主人,受沙門的愚癡迷惑,這些乞士,多求無厭,那有什麼道呢?接著竟然發惡願:「什麼時候可以不聽聞佛名,不聽聞僧名?」這樣的惡願,輾轉傳遍舍衛城,末利夫人也聽到這話,便說:「須達長者猶如美好的蓮花,人人所樂見,為何卻有毒蛇守護著呢?」使喚須達夫人來說:「府上的老婢,惡口誹謗,何不擯出?」須達夫人跪著稟白說:「像央掘魔這等壞人,佛尚且能降伏,何況是這老婢呢?」末利夫人聽了轉為歡喜說:「那明天我要供佛,隔天中午用飯的時候,長者派遣老婢,捧著滿瓶的金銀珍寶,要來隨喜贊助供養。末利夫人見到老婢女來了,暗自想道:「這個邪見人,若蒙佛度化,我們見聞隨喜,也得到好處。」

恰巧這時候,佛從正門進來了,難陀尊者隨侍在左,阿難尊者隨侍在右,羅睺羅尊者緊跟在佛後,老婢一見到佛,一時心驚毛豎,說有惡人在我後面跟來,立刻往回走,從旁邊的狗洞想要鑽出去,但是狗洞一下子卻睹塞住了,四邊的門也變成關起來了,只有正門這一條通略可行,老婢於是隨手拿起一把扇子;就遮著臉走路,佛以神力,讓扇子變成透明的,無所遮障,老婢回頭向東方看,東才有佛,威儀莊嚴,南、西、北、方也都這樣,抬頭往上、下看,上方有佛;低頭趴在地上,地面又化成了佛面;那就用手遮蓋臉吧!可是十個手指頭竟變成了十尊佛,這下她乾脆閉起了眼晴,佛力加持,她閉了肉眼,卻開了心眼,於是凡到虛空上下,化佛遍滿十方。

當時城中有二十五位旃陀羅女、五十位婆羅門女;及他種姓女子,加上末利夫人宮中共有五百位不信佛法的邪見女子,看見如來在虛空之中,為老婢女化現無數莊嚴金身,都破捨邪見,稽首禮佛,口稱「南無佛」,由稱佛名的緣故更尤化佛如林,一時咸都發起菩提之心。

可惜這老婢女邪見仍未破除,未出正信,但由於面見佛陀的緣故,已減除了八十萬億劫的生死重罪,她急急的走回家中,對須達長者說:「我今天遇到了大壞人,那瞿曇沙門,今天在王宮門前,現了好多幻術變化,他的身相像金山,雙眼比青蓮花還要光潔,全身閃耀著殊勝的光明。」說完這話,老婢忙爬入一口木箱中,用有張獸皮嚴嚴緊緊的覆蓋箱上,又用白氈纏住了頭,躲臥在黑暗中。

這一邊,佛接受供養完畢,準備還回精舍,末利夫人祈請說:「惟願世尊及化邪女,且暫時還不要回去精舍。」佛陀告訴末利夫人:「此婢女罪障很重;和佛無緣,但是對羅睺羅卻大有因緣,讓羅睺羅去度她吧!」

佛陀回到精舍,就派遣羅睺羅到須達長者家。羅睺羅變作轉輪聖王的形貌,威儀莊嚴,另有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化作眷屬,也一齊到長者家,羅睺羅又運神通力,將老婢變化成天下玉女般端嚴美麗,再將如意珠對著她,讓她看見自己變這樣端正希有的形容,於是她欣喜異常:「那些沙門高談闊論,說有什麼道,也沒看到有什麼效驗,那像這位聖王,到處利濟群生,就連我這老醜的臉,今天也沾光變得這般美如天仙!」說時便五體投地,誠心禮拜。這時聖王的春屬,便為婢女宣說聖王的十善威德,婢女聽了心大歡喜,覺得聖王所說的義理,沒有不好的,心悅誠服,懺悔自己的過惡,一再禮拜聖王。羅睺羅見婢女心器調伏,和諸比丘,一時又化回原形。老婢見了這番情形,知道自己深蒙佛陀慈德加被,感動非常,說道:「佛法清淨慈悲平等,不捨眾生,像我這樣惡心惡行的人,也蒙受度化,如今我發願要受五戒」她一心虔敬,受五戒後,即刻證得須陀洹果,又來到佛所,向佛懺悔先前的罪惡,求佛出家,立時證得阿羅漢道,並湧入虛空,作十八種變化。

波斯匿王和末利夫人,見聞了這件事,一齊來向佛請問:「這婢女前世有何罪咎,生來作人婢女;又種了何種福德,得遇佛證道?」

佛告波斯匿王:在過去寶蓋燈王佛教法下的像法時期,有一位國王叫雜寶華光,他有位王子名叫快見,出家學道,王子自恃為國王之子,常懷僑慢心,雖然有和尚為他說解般若波羅蜜經的甚深微妙空理,王子不能領會,更糟的是曲解而後又生出邪見,在他的老師滅度後,就到處、互說:「我們大和尚空無智慧,只會讚歎空義,多麼令人摸不著頭緒,我以後生生世世再不願遇見他。我的阿闍梨是第一智慧辯才無礙,願我生生世世依他為善知識。」影響了一批徒眾,都和他一樣邪行邪見,所以雖然一生嚴持禁戒,卻由於毀謗般若妙理,命終之後,招大惡威,墮落阿鼻地獄,八十億劫中受了無量無邊的苦,罪畢出獄後,生而為人,卻貧窮下賤,五百身中,又聾又瞎又癡,千二百身中恆作人婢女。

佛又告訴波斯匿王,當時的和尚便是我,阿闍梨就是今天的羅睺羅。王子比丘就是今天的老婢,他的那些徒眾,就是今天因緣際會新發菩提心的五百位邪見女子啊!

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在凡夫無明蓋覆、念念遷流當中,所起的念頭,那一個是其實可憑的,不論思善、思惡,或善惡夾雜,都離清淨無漏的寂靜真心甚遠如那老婢女,竟可憐可歎到:但願不聞佛名、不見僧寶,惑深障重時,是這樣的愚痴,而福至心靈,心器調伏了,就起念受成,從而出家證果,同一人而心念、業報竟如此的不同,那一個是真心,那一個是妄心呢?

所以,轉凡情的身、口、意三業,是直接以洪名換妄念,讓憶佛念佛多於妄想;更加以用至誠恭敬心,讀誦、研究大乘經典,讓大乘不思議的妙理、勝境,數數熏入八識田中,正助雙行,庶機能稍離纏縛、透顯真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