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勸人行善和督促自己行善,但是要如何行善,卻由於不清楚佛陀的教法而造下奇怪的善行:偽善、曲善、陰善、競善、偏善、半善、愚善、憂善、慢善、惰善……等等。

究竟行善時,要注意什麼重點呢?根據佛陀在《阿毗達摩》(論藏)的論述中有四個重點必須清楚:

1、應當主動積極、果斷毫不猶豫的行善;(無行)

2、不僅如此,還應當在行善前、行善中、行善後感到歡喜;(悅俱)

也就是,因為想到「我將要做這樣的善行!」而感到歡喜;想到「我正在做這樣的善行!」而感到歡喜;想到「我已經做了這樣的善行!」而感到歡喜。

3、不僅如此,還應當具備有關行善的正見和智慧。主要是生起『業果智』:相信有有善惡業、有善惡業的果報;(智相應)

4、不僅如此,還應當在行善後立即做功德迴向。因為善業一般會導致人天福報,而功德迴向於聖道、聖果和涅槃後,而會成為證得解脫的助緣。

具體的做法可以在每次行善後唸出這樣的迴向文:「 願以此功德,導向諸漏盡;願以此功德,為證涅槃緣;以此功德分,迴向諸有情;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如此做到了以上這四個重點,則可以稱這樣的善心是『悅受俱行』、『智相應』、『無行心』,而成為『悅俱智相應無行心』。這種心正是『欲界八大善心』之中最高品質、最為殊勝的善心,它不僅是三因善心(也就是:無貪、無嗔、無癡這三因),而且是『無行』和『悅受俱行』,果報品質當然也是加倍獲益。由於有上述的功德迴向,則它導向『出世間』而成為未來世的巴拉密(證悟菩提的資糧。古譯波羅蜜)。

願您分享此篇文,告訴世人如何行善,並讓自己樂於行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