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多的是我們不知道的事。

朋友圈看人,未必準確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身邊的朋友都不怎麼愛發朋友圈了。

閨蜜阿齊,原本是個熱愛生活,喜歡旅行和烹飪的姑娘,以前時常會把自己去過的地方和做過的美食分享在朋友圈。

最近,她卻忽然把自己的朋友圈關掉了。

我好奇地問她為什麼。

沒想到她告訴我,以前把照片分享給大家就是圖個開心,但最近,她無意中得知身邊的一些朋友在偷偷議論她。

“去幾個破地方都要在朋友圈直播,真是沒見過世面。”

“剛畢業沒多久的普通上班族怎麼去過那麼多國家,是傍上大款了吧?”

“做個簡單的炸醬麵都要拍張圖發出來,誰不會做呀,也不知道在顯擺什麼……”

而她也沒有辯解什麼,只是默默拉黑了那幾個討論她的朋友,然後關了自己的朋友圈。

或許有人會覺得阿齊的做法有些誇張,但我卻很理解她,因為總有那麼一些人,會對你的朋友圈指手畫腳。

如果你發了很多朋友圈,他們會說:“這麼小的事,值得發那麼多條朋友圈嗎?真是沒見過世面……”

而如果你不發朋友圈,他們又會說:“不發朋友圈的人,是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生活,所以沒什麼可發的。”

總有一些人喜歡憑著只言片語,隨意揣度、惡意評價他人的人生,來滿足自己的優越感。

記得在知乎上,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

一個男生故作疑惑地說:“和女生第一次約會的時候,女孩對服務員說要八分熟的牛排,難道她不知道牛排只有一分、三分、五分、七分和全熟嗎,此刻我應該說些什麼來緩解尷尬?”

言外之意就是,約會的女生沒有見識,說了雙數,顯得很外行,給他丟了臉。

最後,男生還說:“吃全熟牛排的人一點品味都沒有,我從來不跟這樣的人做朋友!”

在下面的評論中,幾乎所有網友都表示,自己並不覺得要八分熟的牛排有什麼可丟臉的,而且大家一邊倒地希望,那個女孩子千萬不要和男孩這種人做朋友。

 “看你微信頭像,就知道你沒文化……”

有時候,人們的偏見就是這樣輕易脫口而出,卻從不在意這樣的評價,會帶給別人怎樣的傷害。

偏見,暴露的是淺薄

《殺死一隻知更鳥》裡有這樣一句話:

“你永遠不可能真的了解一個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來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

有時候,我們所看到的,未必就是事物的全部真相,而我們所了解的,也有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

曾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張圖片。

在攝像機的畫面中,人們能看到的是,左邊的人手裡拿著鋒利的刀子,正在刺向右邊的人,右邊的人正驚慌失措地躲閃。

而事實上,鏡頭外的真相卻是右邊的人手持利刃,正在刺向左邊的人,而左邊的人正在拼命逃亡。

我們常常會以為自己看到的、了解到的,就是事情最真實的模樣,卻萬萬沒想到在不同的角度下,“被害者”變成了“兇手”,而“兇手”實際上是“被害者”。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暈輪效應”:有時候,我們很容易以自己固有的知識和經驗以偏概全,以點概面。

這就像月亮被光環籠罩時,產生的暈輪模糊不清的現象。

還記得18年,重慶公交車墜江的事件嗎?

悲劇剛剛發生時,幾乎所有的媒體和大眾言論都把矛頭指向了與公交車相撞的小轎車女司機。

在悲劇中倖存下來,驚魂未定的女司還沒來得及反應,已經開始遭受全網的聲討。

而事實上,她根本沒有逆行,也不是新手上路。

她是擁有六年駕齡的老司機,當時也是正常駕駛。

在整個事件中,她只是一個無辜的受害者。

平日里,人們對於“女司機”本就抱有偏見,在公交車墜江事件中,那些無端的揣測和辱罵更是給這名倖存女司機的心中留下了抹不去的陰影。

這不只是一個事件,也是一面鏡子。

村上春樹曾說:

“所謂理解,通常不過是誤解的總和。”

大多數人總喜歡根據自己的了解去判斷真相,但事實上,每個人的理解中,都或多或少有著局限和錯誤,如果盲目給事情蓋棺定論,折射出的,其實只是自己的偏見和淺薄。

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有人做過一個公益節目,節目中請到了三個性格迥異,打扮個性的嘉賓。

一個是留著寸頭,渾身紋身的男青年;一個是衣著性感,妝容精緻的小姐姐;一個是穿著動漫角色服裝的可愛女孩。

三個嘉賓依次上台介紹自己,而台下坐著隨機請來的二十個路人,路人可以根據對嘉賓的第一印象隨便做出評論。

青年介紹自己,平時話不多,不會拐彎抹角,性子直。

沒想到,路人給出的評價卻是:黑社會,癮君子,暴力狂,不敢嫁,古惑仔。

小姐姐說,自己因為工作原因,平時都是晚上工作,白天休息。

路人的評價是:綠茶婊,陪酒女,心機深,不正經,交際花。

二次元打扮的女孩說自己喜歡動漫,平時會cos各種動漫角色。

路人卻評價她:裝可愛,腦殘,被潛規則過。

短短幾分鐘,無數帶著偏見的侮辱性詞彙不斷出現在大屏幕上,三位嘉賓看到之後幾乎崩潰,其中一位更是憤然離場。

其實,看似不苟言笑的男青年是個熱愛生活的紋身師,平時喜歡和朋友一起做美食;

打扮精緻的小姐姐的職業是夜間看護,她只是想以最好、最美的狀態去迎接自己即將到來的愛情;

而喜歡二次元的女孩其實是小學音樂老師,平日里最喜歡和孩子們一起唱歌。

他們都是溫暖的平凡人,從沒想到,自己會因為愛好和個性,被人們的偏見和惡意攻擊得體無完膚。

後期在接受采訪時,他們說:“很難受,就像刀子扎在心上一樣,也許這些對別人來說,只是幾個字,但當事人卻需要用很長的時間去消化那些言論。”

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

那些夾雜著偏見和揣測的言論,我們真的聽過太多太多:

“看你用這麼破的包,就知道你很窮……”

“看你帶著首飾,就知道你很拜金……”

“看你穿得那麼暴露,就知道你一定很開放……”

王小波說:“口沫飛濺,對別人大做價值評判的行為,層次很低。”

的確,當一個人內心的偏見越多,其實也就代表他的視野越狹隘。

那什麼才是真正的“見過世面”呢?

知乎上,一個去過100個以上國家的答主是這樣回答的:

“我懂得了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正確,能夠接受別人有不同的三觀和其衍生出來的思考方式。

見過世面的人,會包容每個人的不同,充分理解每一種存在,不再去追求相同,而是追求閱盡這繁華世界。”

只有見識廣了,接觸過形形色色的人,各種各樣的事,我們才能明白自己的位置在哪,才能知道世界之大,評價和標準都是不唯一的。

而那些無畏的偏見,其實根本不用去理會,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如果有人質疑你,請對他們說:你只知道我的名字,卻不知道我的故事,你只聽說我做過什麼,卻不知道我經歷過什麼。

所以,不要貿然評價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