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有一個故事:齊國大臣鄒忌身材健碩長相俊美,有一天照鏡時,顧影自憐,不禁對自己帥帥的身影自我陶醉一番。


此時大老婆剛好進來,鄒忌問:「聽說城北有一位帥哥叫徐公,我跟他比,誰帥啊?」


大老婆回答:「當然您比較帥啊!」


鄒忌不信,又去問侍妾,侍妾毫不思索的答道:「徐公那能跟您比啊!」


隔天,有客人來訪,鄒忌又問客人,我跟城北徐公那個比較帥?


客人答曰:「徐公算什麼,當然是您比較帥囉!」


鄒忌一連串聽了三個人的讚美,心裡飄飄然,得意的很。


過了幾天,城北徐公突然到鄒忌家中拜訪。鄒忌仔細端詳徐公,發現徐公身材長相氣質都比自己好太多了,自己實在比不上徐公。


隔天上朝,鄒忌跟齊威王說了這個故事,鄒忌說:大老婆想討好我,侍妾她怕我,客人因為有求於我,所以他們三人都沒說實話。我只是一位臣子,身邊圍繞的都是「不實之言」。


齊國土地千里城池眾多,大王權柄在手,身邊的臣子,後妃,商人、鄰國使臣……都是有求於大王或畏懼大王的權勢,所以大王被蒙蔽的地方一定更多。


齊威王聽完後,立刻下令進諫者有賞,齊國國力果然大幅提昇。


一個領導者手中握有權柄,可以分配資源,進行賞罰,所以身邊的人多半會說好聽的話,主管有錯,部屬也不一定會說實話。


更重要的是有些部屬說了實話,主管若沒有容納雅言的度量,部屬反而被訓斥一頓,或是被冷落冰封。一再如此,部屬自然會察言觀色,就會少說話,不說話,不去碰觸主管的「地雷區」了。


久而久之,領導者身邊都是圍繞著一堆好聽的話,甚至是歌功頌德諂媚之言,領導者就會誤以為自己真的是天縱英明,「自我感覺良好」。


一旦自我感覺良好多了,就會自我陶醉、自我麻醉,身邊的人更不敢說實話。團隊迷思於焉形成。


如此不斷的惡性循環,一旦有一天真相大白時,已經為時已晚。


歷史上、組織中從不缺乏說真話的忠臣良臣,但是缺的是能容納真話的領導者。


魏徵是歷史上有名的敢說真話的忠臣,但是若無唐太宗的包容,那能有魏徵的存在?也因此才能成就大唐盛世。


魏徵死後,唐太宗說了一句名言: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史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明得失。魏徵就是唐太宗最好的明鏡。


領導者身邊說真話的明鏡越多,犯錯的機會就越少。


二十年前黃色司迪麥口香糖廣告,有一句名言:「幻象破滅,是成長的開始。」


組織要繼續成長,要先打破領導者的「自我感覺良好」幻象。要打破自我幻象,先從聽真話,聽實話開始做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tt的天空 的頭像
    kitt的天空

    kitt的天空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