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人生重大考驗、挫折或打擊,很常見的反應是無可奈何、逆來順受,甚至坐以待斃;也有些人是方寸大亂、橫衝直撞,或甚至孤注一擲!這些應付策略不單不能解決問題,反會令問題惡化,造成惡性循環。我們可嘗試以下列的步驟處理。


抗壓的第一個策略是「疏通情緒」,第二個策略是「重尋價值」,這些都在前文提及過。今次說的是從「思想」的策略去抗壓。


我們要冷靜下來,分析困擾和形勢。表面上,這是一個理所當然的步驟,實際上當人面對困擾、心煩意亂和情緒激動時,分析事物的能力便會大打折扣,看事情常會片面和不夠深度,也會方寸大亂。這也是筆者與大家分享「抗壓良方」的原因,首先強調我們必須要「疏通情緒」,然後「重尋價值」。我們需要訓練自己不作出衝動的反應,冷靜下來思考一連串有關的問題。


思考三大重點


1)要退一步,客觀去看自己面對的挫折或打擊


我們可以將人生的挫折或打擊比擬為一座山。在山腳向上看,面前的山峰高聳入雲、地勢險峻,永遠沒有可能攀爬跨越;若退後一段路程,回頭再看這座「嚇人」的山頭,我們可能發覺它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山丘,要攀越並不困難,甚至發現可以繞道而行,根本毋須攀越山峰。所以面對挫折和壓力,我們要「退一步」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 我覺得遭受很大的考驗、挫折或打擊,其實最令我困擾或害怕的是甚麼?


‧ 若不計較自己的感受,我遇到的考驗或打擊對我有甚麼真正的影響?


‧ 即使我這一次徹底失敗,難道我不能夠爬起來,重新振作嗎?


2)不要只看「失去」的,一定要掌握自己「還有」的


一個人即使面對破產,雖然徹底失去財富,但他「還有」很多重要的「非金錢」財富,例如教育、經驗、知識,當然還有家人和朋友。


3)要掌握面對挫折或打擊的最重要思維鑰匙


把壓力、挫折、打擊視作自己人生的「挑戰」。我們視挫折為「挫折」,會感到失望和被動,因而失去鬥志;我們視挫折為「挑戰」,會恢復希望和感覺主動,因而激發心中的鬥志。


行動最實際


表面看來,思想上述的問題不能實際改變自己的困境,因為有效的實際行動才會扭轉困局。被動的心境或是鹵莽的行動不單不能改善困境,反而會使問題惡化。面對困擾的一個關鍵步驟,便是在思想上「退一步」,便能夠「海闊天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