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年六月三十日講解於美國萬佛聖城

「懂」是從「不懂」努力來的

前兩天,常住法師希望我能夠在星期二跟大家結結法緣,我一聽這段時間原來是聽上人講解《楞嚴經》的時間,一聽到是《楞嚴經》,雖然個人所學的很有限,還是很冒昧的想講講楞嚴大綱,我知道很多人在讀《楞嚴經》,特別在第一卷的「七處徵心」就迷失了,到了卷二、卷三、卷四都是茫茫然然的,然後這部《楞嚴經》就束之高閣了。所以我今天想跟大家研習一下怎麼樣來研讀這部《楞嚴經》,提綱契領讓大家有一個概念,日後再聽《楞嚴經》時能夠有進一步的深入和了解。

昨晚個人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準備要做一個 slide show的綱要給大家看,可是做來做去,要放整個中英字又太小,不是中文太小,就是英文放不進去,後來乾脆放棄了。古來沒有電腦、沒有 slide show,但很多高僧大德們聽到《楞嚴經》就有省、有悟了,像有一位大德就是聽到「是文殊」而開悟了。《楞嚴經》中說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利,所謂「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所以還是決定不用輔講器材,就這麼講,大家用耳聞,比較不愧經義。

 

當初出家當沙彌尼時,上人要我們背《楞嚴經》,當時工作也很忙碌的,經常利用走路的時間背《楞嚴經》,從喜捨院到廚房,帶個小抄背誦,以便每個禮拜到老師那兒背給老師聽。好不容易卷一背好了,到卷二實在背不下去,為什麼?因為不知道在講什麼。後來就改以從比較容易懂的地方去背,跳過了卷二、卷三。或許是因為阿難尊者在七處徵心的地方,不知道心在哪裡?所以,我們也不知道心在哪裡了。事隔多年,現在看來,其實不是那麼困難。

 

現在的「懂」是從前面的「不懂」努力來的;這需要時間、需要努力!這麼多年下來,我深深覺得那時候的努力,真是有幫助的。你們有心要學佛法,就必需把《楞嚴經》背下來!為什麼一開始會看不懂,因為《楞嚴經》先顯出深奧的理體,這其實就是在講我們自身,講我們的身心世界、修行的次第、怎麼樣修行可以把自性的寶藏找出來,要怎麼來建立自己的道場──道場不一定是有形象的。《楞嚴經》也告訴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哪些問題會出現,會出現什麼樣的境界,這些佛陀都非常慈悲一一指示我們,乃至天地之間,萬事萬物,包羅萬象,都在這部《楞嚴經》涵蓋著。所以,我們要學習《楞嚴經》先要了解自己。

先看全景再看細部

我用一個方式學習《楞嚴經》,什麼方式呢?先看全景再看細部。解釋一下,譬如說我是從聖荷西來聖城,從聖荷西來的時候,已經知道會經過幾個城市,如 Burlingam、三藩市、Santa Rosa。那麼到三藩市的時候,如果我迷失了,至少知道我還在三藩市裡面,不會想我是在 Santa Rosa。所以同樣的,讀《楞嚴經》的時候,如果你先抓住一個大綱,那就不易迷失。

譬如說「七處徵心」(又稱七處破妄),佛問阿難尊者說:「阿難啊,你的心在哪裡?」阿難尊者說:「我的心在裡面啊,大家都是一樣的。」佛便說:「不對,如果你的心是萬能的,你應該是什麼都知道,那你可以看到外面,你自己的五臟六腑怎麼就看不到呢?」「是啊,這樣子我的心應該是在外面。」佛就說:「心在外面,跟你這個人就分開了,那就不是你。這樣你身體所感覺的,你心怎麼會知道呢?」譬如,某某師!我現在在做什麼,你感受不到:我在拍我的手,你感受不到,因為你、我是兩個人。所以說心在外,身心分開便是兩個人,佛陀就說這也不對。然後阿難尊者又說心在眼根間、心在中間……來回跟佛答辯。

那麼若我們拿「七處徵心」這部分當一個章節看,先了解這整個章節的大義,就比較不會迷糊了──怎麼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迷失在這個地方,繞不出去了。等到「十番顯見」的時候,你也拿它當一個章節看,先了解這整個章節的大義,那即使細部迷糊了,也會知道現在是在「十番顯見」裡面。這便是先看全景再看細部的方式。

五蘊之身是誰的身?

學習佛法,我們應該要有一些基本概念。例如「五蘊之身」是誰的身?誰有五蘊的身體?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啊,不是嗎?你們怎麼都不敢回答,都不敢承認自己有五蘊之身?《心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經典所講的道理都不離開我們自己的本性,所以不要把自己和經典分開了。

所謂「蘊」,是積聚的意思。五蘊之身還有一個名字叫「五陰之身」,為什麼叫五陰之身?這五種好像陰山一樣,把我們光明的自性覆蓋住了,陰氣積聚,所以叫五陰。這個「陰」不是一般說陰間的陰,是對著我們光明的自性而言,稱為陰。

五蘊是哪五蘊?第一「色蘊」,以質礙為義,即是有形體,有障礙的;在大殿裡面,如果人多的時候就擠不下了,為什麼擠不下?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色身,都要有一個地方來放它。這種有形色有形體,是屬於色蘊。

除了這個形體,我們還有什麼?我們還有「接受」、「領受」。譬如:外面有形象的東西從哪裡領納進來?眼睛,對不對?聲音呢?耳朵!香臭味,味道呢?鼻子!嚐味?舌頭!覺觸?身體!能夠聽、能夠看、能夠聞、能夠嚐等等作用,能夠領納外面的塵;外面有六塵,眼根一定是對著色塵,耳根對著聲塵,鼻根對著香臭(香塵),舌根對著味道(味塵),身根對著觸(塵),意緣法塵。藉著六根,來領受外面的或聲音、或形色、或味道……,我們會有一種領納的感受,這是每一個人都有的,就是「受蘊」。

現在也順道了解了一下六根對六塵,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為什麼叫「塵」?因為是虛妄不實在,如浮塵幻化。六根對六塵這叫「十二處」,六根對六塵會生出什麼?六識。眼睛就是眼睛,外面種種的形形色色,跟你本來是沒有關係的,可是你看見它的時候,就開始產生分別意識,眼識就生出了;耳朵聽到了聲音,不管好不好聽,耳識產生了。所以六根對六塵產生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個叫「十八界」。因為在《楞嚴經》裡會談到這些,所以大家要有點概念。

有沒有人不會打妄想的?沒有人,所以大家都有「想陰」。中國字「想」,就是心上有一個相,心上相,就是說你五根對五塵,取相在心裡面,你對這些起了種種的想像、妄想,這就是想陰。白天醒的時候就妄想,晚上就做夢,夢想,這都是想陰的作用。

那麼我們的妄想念念不斷,前面一個,後面又一個,繼續不斷的,這是「行陰」的作用。行,就是在走路,所以行陰它是遷流變化的,在心念裡面它就是念念不斷、念念不斷;在生理方面,我們不斷不斷的在變化,哪一天我們由少而壯,由壯而老,哪一分鐘開始老,哪一分鐘開始壯的,我們不知道,對不對?這在經典叫「變化密移」,就是說它默默不斷的在變化,就像頭髮,隨時都在長,哪一分哪一秒長的你知道嗎?不知道。這都是行陰的作用,也是每一個人都有的。

最後一個「識陰」,識有分別了知的意思,我們都有這樣的作用。識陰其實還有很多意思,舉個例子來說,我們都有記憶力,我們看過的,會有一個影像在心裡面,就記住了。如為什麼你會認識你的孩子,因為你有一個你孩子的影像在腦海裡面,你記住這個影像了,所以就認識你的孩子了。

佛有的我們也都有

那麼這五陰、六入(六根)、十二處、十八界,不過是個浮塵幻化的相;所謂浮塵幻化,就是它是因緣聚集的時候有,因緣離開就沒有了。雖然是個浮塵幻化之相,還是從我們如來藏裡面出來的,沒有離開我們的佛性。

有的人說我們有佛性,佛性到底在哪裡呢?你能夠聽、能夠看、能夠聞,這種種的知覺性都是從佛性那裡來的。剛剛講到六根的時候,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的眼睛只能看,不能夠聽聲音?眼睛一定要對著色塵,眼睛一閉,你用耳朵不能看,不知道外面種種的形色,只能聽到聲音,對不對?所以六根與六塵──眼對色塵、耳對聲塵、鼻對香塵、舌對味塵、身對觸塵、意緣法塵,這都是特定相對的。六根,「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本來是一個圓滿的自性,因為無明起,所以分開了;分成六個兄弟各管各的,但要互相幫助。雖是一家人,可是這個兄弟有他的職責,那個兄弟有他的職責,不能互用;佛就不一樣了,佛的耳朵也可以看,眼睛也可以聽。佛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本來佛有的我們也都有,只是我們還沒有開發出來。佛有佛性,我們也有佛性的,但是佛是全體大用,我們凡夫是小小用。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的本性跟佛是無二無別的:水,不論是清水還是濁水,都有水性。可是清水的用途就大了,可以用來煮飯,做種種用途;用濁水來澆花,花會死掉,沖廁所,廁所會阻塞。但是濁水可以過濾成清水,這個就是修行的一個過程。我們如果像濁水,佛就像清水一樣,從濁水到清水要一番的歷練,「捨識用根」,說這個識心就像濁水一樣讓我們見不到光明的本性,但我們還是可以藉著修行,如《楞嚴經》昭示,從根性上下手,在六根中選擇一根,將結打開來,回到光明的本性上。

相是幻化的,本性是真實不移的

請問一下眼睛可不可以看?眼睛可以看,可是真正能看的是那個「性」,能見的性,這就是佛性的作用;不然那些死掉的人,眼睛好好的,為什麼不能看?因為那個性離開了,「性去人亡」,性走了人就亡了。有的人眼睛瞎了,換了眼角膜後,他眼睛又可以看了,這是因為那個能見的性還在。眼根就是一個表達看的一個器官、一個工具,就像現在的電腦的屏幕是個顯示器,而真正能夠顯示的是後面主機的作用。電腦我不太了解,不過大概意思就是這樣子。所謂「相妄性真」,說那個相是幻化的、是暫時有的;而我們的本性是真實不移的。

阿難請佛說定,如來答定

大家有這樣一個概念以後,我們現在來看看《楞嚴經》,希望讓大家更有點概念。在《楞嚴經》裡面,大家知道,阿難尊者被摩登伽女所迷了,快要墮落了,所以佛就要救他,說了〈楞嚴咒〉,命文殊師利菩薩把阿難尊者救回來了。在經典裡面這個部分叫「序分」。

阿難尊者回來以後就很後悔了,雖然阿難尊者是多聞第一,但是他一向忽視定力,所以就請求佛說十方諸佛怎麼樣修定成佛的?那麼阿難尊者既然請佛說定,佛就要回答他怎麼樣修定,佛就說有一種定叫「大佛頂首楞嚴王」,就說這楞嚴大定,所以整部《楞嚴經》可以說主要就是阿難尊者請定,如來回答修定的方法。

三番破識‧十番顯見

可是佛並沒有馬上告訴他楞嚴大定怎麼修,而是問阿難:「你的心在哪裡?」其實阿難尊者是幫我們請法,就要讓我們知道我們平常所用的識心是虛妄的、幻化的,所以《楞嚴經》在這個地方叫做「三番破識」。三番破識就包括「七處徵心」,阿難一下子說心在身體裡面,一下又說心在身體外面,然後又說兩者都不是,就在眼根中間;反正他講來講去,佛都說這個不是你的心。為什麼?因為我們的真心是不動不搖的,也不是特定在哪一個地方,所以佛說這一個不是你的心。

因為阿難尊者是從眼根看到摩登伽女的,雖然他是證初果了,照上人講,他也是打了一個妄想,認為這個小姐長得不錯。所以,佛陀就指出說,「如果你認為用眼睛看你心裡明白,那你告訴我心在哪裡。」因為我們平常用的是識心,所以佛陀就一一破這識心不是我們的真心。

那我們的真心到底是怎麼樣呢?佛陀接下來就「十番顯見」,顯出什麼?我們的見性。因為我們比較常用眼睛,所以用見性來說;也可以說「十番顯聞」,顯出我們的聞性。前面提到我們能夠見、能夠聞、能夠嚐、能夠聽,這都是佛性的作用,所以在「十番顯見」顯出我們的真心到底什麼個樣子,譬如:真正能見的是「性」,不是眼;我們的真心是不動不搖的,不會失去的;你也不能還給別人,不能還就是你的;見性沒有障礙等等。因為時間不夠,你們自己去看。所以你可以把「十番顯見」當做一個章節來看,如我們開車,知道 Santa Rosa是一個城市,這樣懂嗎?

別業妄見、同分妄見

我們的真心是萬能的,與佛無二無別的,為什麼我們會在輪迴裡面呢?因為眾生有別業妄見、同分妄見。別業妄見是個人的妄見,同分妄見是大家共有的。就拿人跟動物來說,人覺得糞便是很臭的,可是狗覺得是香的,那麼牠覺得是香的,這就是狗的妄見,跟我們人是不同的。人有人的妄見,狗有狗的妄見,不同種族有不同種族的妄見。因為有這些同分妄見、別業妄見,所以大家在六道裡邊輪迴。

五陰、六入、十二入、十八界,都是從如來藏來的

以上部分在原十卷裡面的卷二,後面講到什麼呢,我們剛剛不是特別講到五陰、六入、十二入、十八界,都是從如來藏性裡面出來的,只是它是一種浮塵幻化之相,因緣和合時就虛妄有了,因緣別離的時候就虛妄沒有了。就是這樣子,所以卷三開始就講這個道理。你可以把這部分當做一個 group來看,在科判裡這叫「會通四科即性常住」,四科即五陰、六入、十二入、十八界。這現在不一定懂,沒關係,先有個概念。

七大是圓融遍法界的,也是從如來藏那兒來的

我們除了自己本身的身心以外,還有我們依報的世界。我們常常提到四大:地、水、火、風,我們的身體就是由四大和合而成的,這是內四大;外面也有外四大。在《楞嚴經》除了四大外,還談到空大、見大、識大。「大」的意思就是普遍,地、水、火、風、空、見、識是遍一切處的。「見大」,是說見、聞、知,嗅、嚐、覺這六精的性很圓融,是周遍法界的。那「識大」呢,識,是有個了知性,能了知分別一切的相,也是遍一切處的。

所以這個部份叫「圓彰七大即性圓融」,就說這七大是圓融遍法界的,是從如來藏那兒生出來的,本就不生不滅。

富樓那尊者的疑問

經過佛的開示後,阿難尊者明白了真心是周遍法界,圓滿無缺,包含十方的。所以我們早課不是念「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這就是在原卷三的後面。那麼阿難尊者明白了,另外一個弟子富樓那尊者又有疑問了,他有兩個疑問:(一)既然我們的真心是清淨的,為什麼就生出山、河、大地、六道輪迴這些不清淨之相呢?(二)若地、水、火、風這四大本性圓融無礙,都是周遍法界;可是有土就沒有水,水火也不相容的,怎麼說它們會圓融無礙都在這個法界裡面?這是他兩個問題。於是佛就說我們這個如來藏性,本性是清淨的,可是立了真妄之後,於是有不變與隨緣的分別,所謂「不變真如」與「隨緣真如」。就像我剛剛講那個水的道理一樣,有一種隨緣的作用,所以當隨它染緣時,世界、眾生、業果這種種顛倒就不斷地相續著。

佛又說我們這個如來藏性是「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你不能說如來藏是哪一個,可是什麼都涵蓋在如來藏裡面。就像《心經》中:「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這就是在講如來藏。不能說如來藏是哪一個,也不能說哪一個不是如來藏。你們自己去研習《楞嚴經》的時候,在卷四裡邊會講到這些道理。

後來,不但富樓那尊者明白了,阿難尊者也明白了,明白我們的本性是這麼樣的清淨妙有。可是理上是明白了,要怎麼樣去恢復本源自性?就好像有一棟房子很漂亮,你要有 key才能進去嘛。於是阿難尊者就請教佛,應該怎麼樣才能夠返本還原,在修行上,要從哪裡下手。

為什麼要「從根解結」?

我們前面講到六根一定對著六塵,為什麼六根一定對著六塵,照《楞嚴經》所講的道理,根的來源其實是從塵來的,如耳根的來源,是由動塵、靜塵相擊,黏湛我們的本心,然後就起一種變化,發出一種聽覺的作用,結成耳根。所以眼根對著明暗,耳根對著動靜,鼻根對著通塞,舌根對著恬變,身根對著合離,意根對著生滅,六根它都有一定的對象。那麼這六根裡面,哪一個是功德比較圓滿的,意思就是告訴我們,下手的時候當然是從圓滿的根去修行。如眼睛看左看右看前,可是看不到後面。那耳根呢?人家在你後面講話聽得到嗎?聽得到!十方的聲音都可聽得到,所以耳根最圓滿。佛陀在這裡就為我們分析六根那個圓滿,該怎樣修行,這叫從根解開這個結。我們的佛性本來和佛無二無別,現在被結住了,要把它打開,所以要「從根解結」,這大約在原卷四後段、原卷五前面。

「耳根圓通法門」最適合娑婆世界的眾生

接著阿難尊者就希望佛正式指示他從哪一根下手,佛陀沒直接講,而先令二十五個弟子說他們是怎麼修行開悟的,這叫「二十五聖圓通章」。這二十五聖,有的是從六塵開悟的,有的從六根開悟,有的從六識開悟,也有從七大開悟的。在二十五聖中,觀音菩薩陳述他是從耳根下手得到圓通的,這耳根圓通法門講得最詳細。後來佛就命令文殊師利菩薩來選擇哪一個是圓通的法門,文殊菩薩就選擇耳根圓通法門,說它最適合娑婆世界的眾生。

四種清淨明誨‧楞嚴咒

知道了這個耳根圓通,就要由此修行,那你的道場要怎麼樣才會清淨,就要持「四種清淨明誨」,若有宿習不能滅除的話,就要用〈楞嚴咒〉來對治。所以在這裡佛又把〈楞嚴咒〉說了一次,還教導我們〈楞嚴咒〉的壇場怎麼設,及〈楞嚴咒〉的種種妙用。

從凡夫到成佛‧「七趣」的因由

接著阿難尊者又請問佛:從一個凡夫到成佛的修證位子,怎麼一步一步證呢?佛說十二類眾生具種種顛倒,要從「三種漸次」下手修習,才能除滅,進而講菩薩的位次直到到成佛。到了卷八佛又因阿難尊者之請,說了「七趣」的因由。本來一般是說「六道」,因為《楞嚴經》加了一個仙道,所以說「七趣」:地獄趣、諸鬼趣、畜生趣、諸人趣、諸仙趣、諸天趣、修羅趣。這段說了七趣為什麼為浮沉輪迴的道理,這些都比較容易了解了。

五十陰魔

《楞嚴經》到這裡差不多講完,可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阿難尊者不懂得問,所以佛就自己說了,這叫《楞嚴經》裡邊的「不問自說」,就是講「五十陰魔」的境界。我們要破五陰時的種種境界,佛在這裏為我們指示出來,教導我們辨識五十陰魔,以避免墮落。最後又因阿難請,說明五陰的生滅是怎麼樣;接著就是「流通分」了。這個就是整部《楞嚴經》的一個大概,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新版的《楞嚴經淺釋》

新出版的《楞嚴經淺釋》有九冊,它不只把 上人一九六八年所講述的放在裡面,還有後來 上人補講的部分,包括在八○年代的主觀智能推動力、五十陰魔的補講都在裡面。這新版的《楞嚴經》,特別標出章節出來,如三番破識、十番顯見……;並且它不是依照原來的卷別分冊數,而是依照《楞嚴經》的義理分冊,如「二十五聖圓通章」自成一本,「五十陰魔」自成一本,期盼大家讀的時候,可以先知道個大綱,進而深入經義,依法修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