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偷竊的緣由,並不是那麼明顯可循,問孩子為什麼要偷?

可能也說不知道耶,就是想偷,沒有特別的原因。當偷竊已經成了自己無法控制的慣性,很可能就是「偷竊癖」上身。

孩子有偷竊癖怎麼辦?6招導正偷竊行為

偷竊癖是什麼?

恩主公醫院精神科暨日間照護舞蹈治療師姜愛玲指出,偷竊癖是一種較為罕見的心理狀態,有這類癖好的人,無論自己多麼有錢、不愁吃也不愁穿,仍然會三不五時順手牽羊,因為只要不偷,就覺得渾身不對勁。

姜愛玲表示,偷竊癖的人把東西偷來之後,經常並不自行享用,反倒把這些戰利品分門別類收藏起來,甚或找機會偷偷地物歸原主。因此,偷竊癖的人大多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而偷取別人的金錢或物品,而是無法控制自己不去偷。

3種可能的偷竊癖成因

偷竊癖的成因至今尚未明確,以下是3種可能成因:

❶根據研究顯示:有偷竊癖的人,或許在兒時經歷了較多的困難,為了降低自己「無能為力」的焦慮,而採取偷竊的手法來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

❷也可能是因為自覺做錯了什麼事情,才導致自身經歷那麼多的磨難,因此用偷竊來懲罰自己。

❸另一種可能,則是由於各種因素而以偷竊來引起大眾的注目。由於偷竊癖是比較複雜的狀況,若發現孩子疑似有自身無法控制的偷竊癖好,就必須尋求專業協助。

6招導正偷竊行為

偷竊是不正確的行為,這是無庸置疑的。如何防止及導正孩子的偷竊行為,是身為家長和老師都需要知道的教養撇步,姜愛玲提供6招導正偷竊行為:

❶平常多關注孩子的身體語言和神情

因為他們未必都是以口語來傳達、溝通關鍵訊息。如果發覺家中的東西不翼而飛,或是孩子怎麼突然間變得鬼鬼祟祟、神祕兮兮,這些都是重要的警訊,值得多加注意。

❷採取必要的處罰措施

發現孩子偷竊時,可以理直氣柔地告訴孩子這是錯誤的行為,也必須採取必要的處罰措施,例如:3天不准看電視、上網或扣零用錢等,並請務必澈底執行。如果父母不堅持,孩子也會跟著鬆懈怠慢,如此一來,只會讓偷竊行為週而復始地發生。

❸利用機會與孩子相處

然而,為了處罰孩子而不讓他們看電視、玩電腦,並非是要他們什麼都別做、面壁思過就好。這時,父母反而可以利用機會與孩子相處,比方說,帶他們出去走走、聊聊天、到圖書館看書和借書等等,以不花錢的事情取代金錢交易行為,又可增加親子共處的時光。

❹規劃如何妥善運用零用錢

有些家長或許覺得自己什麼都幫孩子準備得好好的,所以並不需要給孩子零用錢。其實,孩子遲早都得接觸到金錢、靠自己賺錢和存錢,與其禁而不給,倒不如和孩子一起討論、規劃如何妥善運用零用錢,協助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和理財概念,這是一生都受用的知識。

❺若孩子有額外的物質需求,就必須自行「生財」來取得

曾經有幾個孩子利用課餘時間,先在家中打好果汁,然後就在自家門前擺起攤子賣果汁賺零用錢;也曾聽說另一個孩子把自己的美術創作賣給同學來賺取零用錢,這些都是有創意的生財之道,也可即早培養孩子自食其力。

不過,諸如洗碗、倒垃圾、整理房間和做好功課,都是孩子身為家中一份子和學生的本分,就不宜以金錢為誘因。

❻教導適切的社交技能

有時候,孩子偷錢、偷東西是為了面子,也可能是為了打好人際關係,而偷錢買東西或偷東西送人。若孩子功課比較差或較缺乏自信,就很容易以這種方式來獲得他人肯定。

若是如此,父母就可以讓孩子了解自己的長處,並且教導適切的社交技能,例如,可找朋友到家中坐坐,讓孩子練習當小主人,在互動中提升獨立自主的能力和自我價值感。

◎ 本文摘自/《你聽見了孩子的求救訊號嗎?資深動作治療師帶你從孩子的言行看見孩子的問題》姜愛玲 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