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保和尚引用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終身榮譽教授蘭卡斯特教授5月31日於如來殿演講的內容,以法眼文益「石頭在心內還是心外」及金代禪師種蘭花的兩則公案,說明生活很多小細節會讓人罣礙,也會障礙生死,因此一切都是「心」的問題。期勉大家將公案的意義用至日常生活中,正如禪師種蘭花一般,人人要能深入思惟「來到世間是為了生氣而來,還是為了歡喜自在而來?」

心保和尚跳脫傳統講經的模式,以生活化的譬喻故事,闡述《阿含經》的精神也就是人間的修行方法。他說,佛法也能夠透過影音來傳達,看好的佛法電影可以增加道心,舉電影《一輪明月》為例,弘一大師甘於簡單清貧的生活,雖然一餐只有鹹菜配白開水,但是「鹹菜雖鹹,但鹹有鹹的味道;開水雖淡,淡有淡的滋味。」若懂得運用在生活中,就能明白「人生雖苦,但苦有苦的味道」,而痛苦終究會過去,唯有吃得苦中苦,方能成為人上人。

「如果你被打出來,還會選擇留下嗎?」心保和尚舉臨濟義玄禪師在黃檗禪師座下三度請法、三度被打的公案,說明現代人僅僅是被責罵就已經受不了,但是「受」即五蘊之一,倘若對感受很執著,就不可能證得解脫。

每個人都有貪瞋痴,也必須面對老病死,但大家有足夠的智慧去面對嗎?若想證得解脫,就必須明白解脫的次第。從凡夫到聖賢之路,必須修行四預流支,也就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與真理相應的思惟很重要,遇到煩惱,若能觀想世間無常,煩惱就能轉化,「很多煩惱都是自己想的,透過修行,可以捨掉很多東西。」

大眾對戒律要有正確看法,佛陀制戒是為了幫助眾人修行,而不是障礙修行。其實佛陀的戒律很開明,佛曾制定托鉢的食物不可留到明天,因為印度氣候酷熱,食物容易腐壞。但是有名比丘卻違反戒律,佛陀得知後詢問,比丘回答:「因為不願花太多時間托鉢,想節省時間在修行上用功,所以將食物晒乾,明天還可以吃。」佛陀了解後,便允許了比丘的行為。因此佛陀制訂戒律,都是隨順當時的情況而善巧制定,為了讓大眾能看到自己的煩惱、懂得去除貪瞋痴慢疑,能體證無常無我的真理,這些都是佛法的般若智慧。

一般人都想獲得般若智慧,證得無常無我,但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很多人都在果上修行,卻忽略了過程,這其實非常危險。如果只是鑽研空性,就是執著於空理,正如佛經裡的三層樓喻,房子沒有從第一層蓋起,必然會有隨時崩垮的風險。修行若沒有緣起的基礎,最後終究會墮入斷滅空的錯誤知見。

「所以凡事要一步一腳印,我們必須從因上修行,而不是從果上修行。」心保和尚指出,想證得無常、無我,對於世間的緣起法要非常清楚。「從人我的關係裡,能看到無常的變化嗎?從日常的感受中,能體會無常的改變嗎?」當痛苦來臨時,若能學習觀照「苦受」,從「有」的因緣上看到無常、與空相應,從人事歷練中了知世事無常,明白世間與夢等無差別,唯有從煩惱裡看到無常,才能從煩惱中證得解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