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媽媽已病重多時,反反覆覆進出醫院,最近醫生鄭重向家人發出病危通知。兄弟姊妹們很冷靜,只有她依然激動,這也難怪,大家都各有家室,唯有她獨身,和媽媽相依為命,感情深厚,怎樣能捨?怎樣能放?我建議她多抽時間陪媽媽,把握這段最後的日子,表達內心的感恩與支持,鼓勵媽媽去光明的淨土。


她很聽話,有機會就和媽媽重溫往事,勉力說出自己的愛,媽媽總是微笑著點頭。本來她滿懷信心,儘管媽媽後來已漸漸陷入深度昏迷,她仍不放棄跟媽媽說話。但一次又一次,兄弟姊妹說:你這樣做,老媽不是更不捨嗎?初時她毫不疑惑,因為深信,當媽媽明白這一生原來活得那麼有價值、有意義時,她一定無憾,可是給三番四次的質疑,令她的信念開始動搖;雖然她也在醫院進行病者關懷服務,但面對實況,她卻禁不住問:太多關愛,媽媽真的會不捨嗎?我所做的都對嗎?


不禁想起秀峰禪師曾經說過的一則故事:


在一座杳無人煙的深山中,住著一位老和尚和他五歲的小徒弟。老師父大半生在山中苦修,除非要備糧,否則不會離開深山半步。每次下山,單是來回路程就超過十小時。有一天他對小徒弟說:今天師父必須下山買糧,晚上就會回來,你要好好照顧自己,餓了就吃飯,有事就念觀世音菩薩,菩薩就會來幫你。小徒弟很聽話,頻頻點頭。老師父便匆匆下山。


到了中午,老師父買齊糧食,在趕回山的路上,天氣突變,颳起大風雪,老師父的心很急:我一定要盡快回去。他加緊腳步,但風雪實在太大了,寸步難行,他的心更焦急,怎麼辦?但實在沒辦法,大雪差不多將他掩沒,他唯有先找個地方躲避。


那場大雪結果下了整整幾個月……春天終於到了,老師父的心情,已由焦急、恐懼、悲傷,以至到內疚,怎樣面對自己良心的責備呢?丟下一個五歲大的孩子幾個月,大風大雪,斷糧斷水,一個人在深山……該如何面對這個殘局?


「篤、篤、篤、篤……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


隱約聽到敲木魚和徒弟的聲音,老師父更悲痛,那該是孤魂給他的回應吧?


「篤、篤、篤、篤……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


老師父朝著聲音走去,他願意向小鬼魂表達深心的內疚。


「師父!師父!您終於回來啦?」


老師父定了定神,百感交集,小徒弟已飛身撲過來──他實實在在活著呀!老師父不禁驚訝:「有人來過嗎?」


「沒有啊。」


「那這幾個月你是怎樣過的?」


小徒弟天真快樂地回答:「師父,您臨走時不是教我,有事就念觀世音菩薩嗎?」


「對啊。」


「當我餓時,我就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會給我食物;當我寒冷時,我又念觀世音菩薩,馬上就感到溫暖了。」


這是發生在韓國的真實故事,後來有人為了紀念那位五歲的小徒弟,便將該寺改名為「五歲庵」。


一週後,她的媽媽安詳往生了。


我們常常教導別人這樣做、那樣做,卻從來沒有相信自己。她慶幸,在媽媽長年累月臥床、步向人生終點之時,她把握了盡孝的責任,更深心體會:不須問好不好、對不對、靈不靈,只管一心一意去做就是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tt的天空 的頭像
    kitt的天空

    kitt的天空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