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我二十出頭左右的年齡時,身邊發生的人與人之間的人事鬥爭讓我很驚訝,也很不理解,開始思考,人跟人怎麼會鬧到你死我活這樣的地步。




我以為我看到的是個別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才發現,這是個普遍的社會問題,無論學校、家庭、單位、政治團體等等都面臨這樣的問題而痛苦不堪,束手無策。甚至,我還發現,二十多歲思考的這個問題,是人類社會面臨的終極問題。社會問題,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問題。




二十四歲,我有幸幫別人經營一家小公司,三十一歲自己創建公司,到三十六歲,不再經營,交給我的親人管理,這期間,我把二十多歲的那個困惑在自己的問題在生活中做了一些實踐。




先是招募凝聚了一些好朋友,在一起經營,收益平均分配,有共同的理想和審美情趣,很快砸鍋,朋友之間,全都反目為仇。這個實踐,慘敗。




然後靠制度和高薪,依然失敗了,制度管點用,但經不起人的貪欲的推敲。




這之前,我參加過一些培訓,甚至包括一個聯合國援華的管理專案的培訓,聽了三天,說老實話,除了增長了一些見識之外,並沒有找到解決之道。




西方的民主思想曾一度讓我迷戀,我想在我的公司裡進行實踐,很快,公司便分裂,損失慘痛,我想,既然追求民主就應該有代價,於是繼續堅持,忽然我發現,堅持不下去了,堅持下去,公司就要倒閉關門,除非有一筆無償使用的鉅款,去解決我所面臨的問題。




天上不會掉下這樣一筆供我實踐的鉅款的。




於是,我啟用家族成員,老家所有具有工作能力的人都來到了我的公司,一起工作、學習和生活,但最終的結果,一家人也反目為仇。錢財是有一點,但親情沒有了,光物質也沒有多大意思。




當然,家族企業做到財富親情都雙豐收的應該也有,不過,個中的辛酸艱苦往往不好為外人道,人與人之間因為內心的問題而勾心鬥角,相互傾軋是很難滅除的。




無論賺錢多少,都難以掩蓋這些問題令我們的生活品質極其低下,乃至痛不欲生的事實。




上面這段話,相信有過企業經營經驗的人讀了一定會有感觸,後來,我特別尊重和崇敬社會上的成功的私營企業主,要知道將人與人凝聚在一起共同做一件事情是個多麼艱難的事情啊。




幾乎是不可能做到,偶爾做到了,也是暫時的,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別說缺乏制度、保障的私營企業了,就拿國營企業來說吧,人與人在一起工作,有檔案,人事關係,完備的法律法規、政治保障、組織關係等等可以將人與人之間牢牢地拴在一起,可是幾十年一過,大多都要完蛋散夥。




深在其中的,回想這幾十年人與人之間的痛苦爭鬥,多沒有意思啊。怎麼都是過掉一生,這樣過掉一生實在是不值得。我觀察,這樣的心態和環境下生活和工作的人多病而且短壽。




這樣的內心的和生活品質的人組成的組織不太靠譜。




現代社會叫這個詞為“團隊”和“團隊精神”。




只有穩定而健康的團隊才有可能創造出好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才有可能讓團隊中的人獲得物質和精神上的保障,才有可能成為健康與和諧社會的一個好的分子,普世價值這樣時尚的說法才能得以體現。




可是如何讓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年齡,不同脾氣秉性的人好好地在一起工作學習和生活,並享受普世價值這一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呢?




在我有限的生活經歷中和所閱讀的書籍中,一直沒有找到答案。




在北京西郊鳳凰嶺山上,從古老的佛教學習團隊中,我看到了一個雛形,至少看到了一個方法,這個方法來自佛教團隊中的六和敬。




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以這六樣佛教團隊的古訓,輔助以現代社會的一些方法手段,人與人之間是可以和善相處,並創造出有利於社會和自己身心的物質和精神產品的。




數百位僧侶和居士在一起生活和工作、學習,表面上是在山上,可遇到的問題和山下一樣,比如環境問題,用水緊張,但僧侶和居士們每個人都能做到節約用水;矛盾問題,每人都都能做到謙和禮讓,有問題但總是可以化解,有了衝突肯定不至於你死我活,過些日子也就淡化了。




很多人要求自己每日要做善行,每日都有善行日記,來督促自己做有益於他人的事情。




我相信,修為高的確實有能做到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極高的思想境界。




經濟問題,少欲知足,能讓大家不在物質上瘋狂追逐。自然就輕鬆簡單了,當然,也不是說,山上就都是窮的不行的人,生活富足的人也不少。通過心靈的訓練,更能讓自己的事業健康,順利。




之前,我從未見過有中國人相互之間如此地有禮貌,如此地為他人著想,如此地心地光明,如此互相鼓勵和讚揚,如此充滿陽光,如此內心清淨。




幾百人吃飯,安靜有序,只是洗碗一個細節就足以讓我搞團隊搞了這麼多年的這個老油條感慨萬千,飯後,並沒有制度規定誰來洗碗,飯後總是會有人為大家把碗洗乾淨。




幾百個碗,只需要三盆水,第一盆洗第一遍,然後進入第二盆,下一道工序洗,然後進入第三盆,再下一道工序,最後一道就把碗擦乾淨碼放整齊。




我想起了我的公司洗碗,水龍頭一開,大家輪著洗,嘩嘩的,十盆水都不夠。




看了這個洗碗的方法,忍不住就給公司打電話,告訴他們如何洗碗。




當然,洗碗只是個細節中的細節,真正最有用的是對人的心靈的幫助和教育。我確信,拋開宗教立場,接受做這樣的心靈教育的人,在社會上做員工一定能做最好的員工,做老闆一定能做最好的老闆,做物質的產品一定能做最好的物質產品,做文化精神產品的一定能做更高水準和更健康的文化精神產品。




山上有個慈善基金會,叫仁愛慈善基金會,從事救災、助學、扶貧等慈善工作,很難想像中國社會還有這樣一些人在沒有任何收入、沒有任何未來的物質承諾的情況下,會付出如此巨大的身心勞動為他人和社會奉獻自己。




這其中的方法和價值觀、理念絕對值得每一個關心社會團隊建設的人研究和深入觀察、學習。




我一直以為僧侶們修學大概就應該是關起門來,使勁打座,坐的時間越久就越有功夫,可是我獲得的個人體驗和教誨並不是打坐,而是反省自己。




一日三省吾身。




儒家的這個說法,說著很順,但幾個人做到。




在山上,修學的環境使然,就大致做到了,至少按照僧侶們的教誨,每天晚上睡覺前反省一下,就好象揭開了多年的光鮮地板,表面很乾淨,一揭開,下面全是污垢,慘不忍睹。




自己都不忍心看。




坐在床上,看著自己反省出來的這一大攤貪心、仇恨心、嫉妒心、傲慢心、蠢心等等,開始真的是很絕望,不反省不知道,一反省,自己竟然是這樣一個人啊。可後來,一想,自己可不就是這樣一個人嗎。一句話,一個行為,一個念頭都會找出很多理由,來證明自己是對的,但真正的動機卻是另有出處。




大智慧的僧侶告訴我,這就是煩惱。




是內心深處隱藏的煩惱指使著我們行事。人要學會向內找,而不是向外找。




猛然就想,十多年前要是懂得這個道理,有這樣的反省能力,即便是靠朋友在一起做事情,我也能做的比當時好,即便是靠高薪、家族、民主等等的團隊管理方式,只要我具備這個能力,將自己改良到好上加好。改良到有真正的修為,並且有能力真正能夠影響和感染他人,此文開始的那些抱怨就沒有了。哪一個方法信手拈來,都可以做的好。




當然,團隊的領導者需要這種訓練,員工也需要,都有訓練且有成效,無往而不利的團隊就打造出來了。




依照我的觀察和判斷,真有修為是很難的事情,不過,學一點點就有受用。這種訓練的終極目的不是為了建團隊本身,也不是為了生產產品,而是為了解決整個人生覺悟的問題,是站在前生後世無限生命的角度上來行持的。




但對現世當下的社會也是有極其具體、真實的意義和價值的。




就好比,有一輛超出我們思維能力的車可以載我們去無限的空間找到真理和終極幸福,這輛車也從不介意順便捎我們去鄰村看望一下我們的姥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tt的天空 的頭像
    kitt的天空

    kitt的天空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