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吳淡如《不生氣的技術》第二部生氣時怎麼辦?
生氣時怎麼辦?告訴自己,就算最討厭的人消失了,次討厭的也會遞補上來,變成最討厭的。所以,最重要的是訓練自己的人際抗壓性。
「我要辭職,我真的很不快樂。」某天,我收到了一則簡訊。
是一位進公司没太久,但表現得相當優越,看起來既可愛又耐操的員工阿金傳來的。
我非常欣賞阿金,她是屬於任勞任怨的類型,曾為了幫公司跑腿,走太多的路,腳趾甲給掀了起來,她還忍痛穿著涼鞋來上班,繼續奔走,真是新生代的最佳典範。
「不快樂?為什麼?我的媽喂,這是什麼辭職理由,」我在心裡嘀咕著。
我心想,公司又不是遊樂場,並不負責你快樂不快樂。
後來問清楚了,原來這位任勞任怨的員工不快樂的原因,是跟同事阿敏處不來。阿敏也很任勞任怨,唯一的問題就是說話很嗆。
阿敏無法容忍別人批評他,只要有人對他提出建議,他的臉色就會變得很難看,馬上為自己辯白,或者用一種驕傲的態度說:「那你自己來做做看啊!」
阿金一看到阿敏就很不舒服,她每天早上要很努力說服自己,才願意來上班。
遇到討厭的人就想開溜的人不少,他們多半個性溫和,没有攻擊性,卻常以斷尾方式來逃命。
我跟她說:「不管妳到任何公司,都會遇到討厭的人,一直逃也不是辦法。阿敏又不是妳的上司,妳可不可以暫時不理他,或不要跟他說話?因為他的工作項目絕大部份都跟妳無關。」
阿金是個「非典型草莓族」,很有能力,也願意吃苦,但最脆弱的部位在人際關係。
我要她思考一個道理:在一個公司裡,如果你去除掉最討厭的人,那麼,那個次討厭的就會變成最討厭的。所以,最討厭的人永遠存在。
不擇手段除掉對方,或自己逃走,都不是好辦法,你不是變成一隻憤怒的老虎,就是變成一隻懦弱的老鼠。所以,何不換個角度這麼想:「討厭的人也有它存在的理由。」
「如果他這麼不會做人,也不會有人喜歡他,那麼他的人生註定失敗,何勞我對付他?」
我的想法或許消極,卻是多年職場經驗觀察來的最佳守則。
人際關係的抗壓性是慢慢訓練來的。
當你有了經濟壓力,不得不經歷經年累月的職場洗禮,你一定會變得皮堅肉厚。你要相信,真正討厭的人自會找苦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