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樹人博士這幾年來潛心研究「心理位移」,是『我』、『你』、『他』在輪流置換,從事件中自我的主觀看法,轉成他人的客觀觀點,從中抽離自我,客觀的看待事件,解決的方法會慢慢浮現,不再困擾自己。


方法很簡單:


1 把困擾自己的事件,以第一人稱“我”來敘述,文中詳盡的描述事情的來龍去脈,內心真實的感受,至少200字,描述越詳細,效果越佳。


2 把完成的文章,用第二人稱“你”代替文章中的“我”,再寫一次。這時一邊寫一邊仔細體會以“你”的心情,來體會整件事情。


3 再以第三人稱“他”來敘述,再寫一次。這時候心情應該慢慢轉移了。


寫完了整篇文章,慢慢可以客觀面對,找出因應的方法。舉一個簡單的事件:


1 以第一人稱“我”來敘述


有一次,我去參加一個運動的團體。第一天,老師很親切的招呼我。叫我站到前面,跟著老師做。有一位同學當場發飆,休息的時候,這位同學很生氣的走到我面前說:新來的同學,都是排在後面,跟著做。


我說:是老師叫我排前面的,老師想讓我看得清楚,也可以留意我會不會做。


這位同學又說:老師休息時,會有比較會的同學站在前面帶。


我想這位同學雖然態度很差,可是說得有道理,我就乖乖的排在後排。


事情還沒完,此同學當著我的面,一直跟別的同學談論這件事,一直講,一直罵…………我的天!事情有這麼複雜嗎?有必要如此嗎?


我想:這位同學的眼界,未免太狹隘了吧。


過了幾天,仍然一樣。我就跟其他同學講。後來,可能有同學跟這位同學說。


可是,此同學囂張跋扈的狀況,依然如此。嘿!氣死我了!


2 用第二人稱“你”代替文章中的“我”,再寫一次


有一次,你去參加一個運動的團體。第一天,老師很親切的招呼你。叫你站到前面,跟著老師做。


有一位同學當場發飆,休息的時候,這位同學很生氣的走到你面前說:新來的同學,都是排在後面,跟著做。


你說,是老師叫你排前面的,老師想讓你看得清楚,也可以留意你會不會做。


這位同學又說:老師休息時,會有比較會的同學站在前面帶。


你想這位同學雖然態度很差,可是說得有道理,你就乖乖的排在後排。


事情還沒完,此同學當著你的面,一直跟別的同學談論這件事一直講,一直罵…………你的天!事情有這麼複雜嗎?有必要如此嗎?


你想:這位同學的眼界,未免太狹隘了吧。


過了幾天,仍然一樣。你就跟其他同學講。後來,可能有同學跟這位同學說。


可是,此同學囂張跋扈的狀況,依然如此。嘿!氣死你了!


3 再以第三人稱“她”來敘述,再寫一次。


有一次,她去參加一個運動的團體。第一天,老師很親切的招呼她。叫她站到前面,跟著老師做。


有一位同學當場發飆,休息的時候,這位同學很生氣的走到她面前說:新來的同學,都是排在後面,跟著做。


她說,是老師叫她排前面的,老師想讓她看得清楚,也可以留意她會不會做。這位同學又說:老師休息時,會有比較會的同學站在前面帶。


她想這位同學雖然態度很差,可是說得有道理,她就乖乖的排在後排。


事情還沒完,此同學當著她的面,一直跟別的同學談論這件事,一直講,一直罵…………她的天!事情有這麼複雜嗎?有必要如此嗎?


她想:這位同學的眼界,未免太狹隘了吧。


過了幾天,仍然一樣。她就跟其他同學講。後來,可能有同學跟這位同學說。


可是,此同學囂張跋扈的狀況,依然如此。嘿!氣死她了!


大家可以試試看心的轉換,蠻有效的,有意想不到的樂趣。


祝你 天天都有好心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tt的天空 的頭像
    kitt的天空

    kitt的天空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