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寬恕稱為假寬恕。事情發生了,大部份人會爭個我對你錯,說我是大人不計小人過,這情況下,彼此是分裂的。而且常常認為自己是法宫,對方是犯人,寬恕對方就是赦免犯人的意思,自己是高高在上,而對方是低你一等的。


若是你曾被老師寬恕(老師原諒了你),這時,在你的感覺是恐懼的,你是被壓迫的,又或者是你的先生對你說,我不跟你計較,事實上,他計較到底。這些現象都屬於假寬恕。


第二種寬恕是道理的開示。有一種人開口閉口總是對你說,師父這樣說、師父那樣說,他以老師自居,你是被寬恕的學生,他會講許多道理,大部份的佛教徒處第二種寬恕的層面居多,常常告誡大家要慈悲喜捨、口吐蓮花,表現得伶牙利齒,說得頭頭是道。


第三種寬恕是空性的寬恕,也就是真寬恕,凡事反求諸己,在自己內在寬恕自己,讓心歸零,就是證悟空性。如此,奇妙的事會發生,依報隨著正報轉了,對方有改變沒改變,都無關緊要,只要你先改變,他就改變了。每一次回到自己內在,清理自己,清理自己的思想、言語、作為,我自己蛻變了,我的光可以照耀,就沒有共謀了(共謀=緣起)。我並為一切負責任,負責任指的是體會每一個生命情境以及每一個來到眼前的事物,並悟出這些事物在我的心靈中具有意義。欲進一步了解真寬恕,可再參閱【零極限】一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