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就道歉,有什麼了不起!」、「我都說對不起了,你還要怎樣?」如果有人這樣「道歉」,你會接受嗎?我在台大一場演講裡對著一群年輕學生問,結果「沒有一人舉手」,所以說了,為何還是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道歉」,講這話的人難道是「白癡」?


【不要亂推責任,連財神爺也推走了】


我有次買了一顆大西瓜,回到家裡一剖開,已經爛了一大半,由於藉著跟老闆有稍熟的關係,就去找他「溝通」,沒想到他才聽我講一半就說:「不可能,一定是你有摔到。」我其實並沒有一定要他賠的打算,但是他的回答讓我很難堪,因為有一群顧客在旁邊,難不成她們都當我是來騙老闆的小人?真糗!


之後,我再也沒去光顧那一家水果攤,算一算我平常的消費量不低,幾年下來他少賺我的錢,恐怕都有上百顆西瓜了。


 我曾經跟很多老闆提過,只要顧客敢來跟你抱怨他的「不滿意」,你就要有氣魄「賠他」,讓他「滿意為止」,這一部分的成本要列為「風險預算」來承受,這是一種大格局,也絕不會吃虧的。


【生氣的時候,不會有好話】


很多人不敢隨便「道歉」,是因為對自己沒信心,認為一旦道歉就會「威信受損」,就會「被羞辱」,就會「被索賠」,就會「沒面子」,可是他就是沒有想到「死不道歉」,後果可能更嚴重!


很多人「死不道歉」,是因為「責任不全在自己」,所以認為「要道歉,也要一起來才公平。」甚至認為「責任還在調查,在沒正式報告出來,我不方便道歉。」理由真多!心態上真不想道歉的話,還怕沒理由嗎?你就繼續掰吧!


當傷害造成時,「道歉」就是最快的一帖「止痛劑」,你的道歉不是「承認錯誤」,而是讓對方體會到有人「感同身受」,這樣他會比較好受,當他覺得「心裡」好受一點,「態度」自然也會好一點。


接下來你才告訴他「或許」大家可以冷靜來探討「為何發生這種錯誤」,請注意,在他「心裡」還沒有好受一點的時候,你根本不應該去談「責任歸屬」;因為他生氣的當頭,你不用說了!他一定想著:「都是你的錯!」


【誠懇道歉,才能夠息怒】


「道歉」是一門學問,也許有人不懂,所以隨便道歉,結果真的被當成把柄,是有這樣的案例,不過畢竟其中有很多關鍵用詞,一句都疏忽不得,例如「這件事情我一定負責到底,請你放心,但是是否我們冷靜的來查一下發生的癥結,作為下一次的警惕!」這樣講,至少你不是在推責任,因為你把「我一定負責到底」這句話放在前面,這就是「誠懇的道歉」。


反之你若是說:「這件事情是否我們冷靜的來查一下發生的癥結,若是該我負責的,我就一定負責,請你放心!」你這樣「拖延、敷衍」的講法,真的會讓人家更生氣而已。


當對方生氣,一定是他受到傷害,不然他幹麼生氣,你要做的第一件任務是「讓他息怒」,而不是「釐清責任」,這就是「道歉的本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