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第一台筆記型電腦,是日本東芝於1986年推出的。但這個創新理念最初並不受公司高層青睞,一來是公司在個人電腦市場失利,打算退出,二來不看好筆記型電腦的商業前景。東芝的電腦部門負責人溝口哲也提案遭拒,暗渡陳倉,偷偷從軍用電腦部門那邊挪來人力和財力,在離總公司25哩遠的工廠,秘密研發、製造。最後以七台樣品在歐洲試賣,一年多下來竟然賣出一萬台。東芝靠筆記型電腦賺進大筆鈔票。


有些大企業為了避開公司的傳統框架,另外設置小單位,負責顛覆性的、技術創新的研發,以彌補官僚體系下彈性、靈活不足的缺憾,這樣的基地叫做「臭鼬工廠」。此名詞源自二次大戰期間,美國洛克希德公司在秘密設計「P-80流星」噴射戰鬥機,附近一家塑膠工廠排放的廢氣,不時飄進辦公室裡,讓研發人員聯想到連環漫畫裡一家臭鼬毛皮加工廠,是以得名。蘋果電腦的麥金塔產品,就是臭鼬工廠的產物。然而麥金塔的研發小組是蘋果電腦總裁賈伯斯建立的,溝口哲也卻偷偷摸摸,以合法掩護非法。為何這樣秘密?


傳播學經典名著《創新的擴散》(遠流出版)引用此案,說明創新之艱難。許多創意發想,很難說服主管高層接受,因而胎死腹中,在公司內部就被封殺出局。


溝口哲也,不獲授權,不被認可,卻大膽去做。以成敗論來看固然成功了。但這不是欺瞞嗎?從謀略學來看,是「瞞天過海」之計;從倫理道德的觀點,卻是欺上瞞下。在古代,恐怕會被殺頭;在現代,可能遭記過、解聘。


人不說謊,天誅地滅。「善意的欺騙」一詞,說明人要權變折衷,必須說謊。但要堅持專業還是遵從倫理?必然會有很大的掙扎。


回顧我們一生,多少事情都是這樣?翻開歷史,更是寫不完道不盡。許多歷史因個人的善意欺騙而改寫。不妨以「雞鳴狗盜」典故中,戰國時代四大公子之一的 孟嘗 君來看。


孟嘗 君出生於 五月初五 ,當時迷信,這天出生的小孩,男剋父,女剋母。 孟嘗 君的父親田嬰交代他媽媽把這嬰孩殺掉。


孟嘗 君的母親不捨,偷偷撫養他。等田嬰知道了,孩子已經長大。


田嬰知道後勃然大怒。 孟嘗 君問說:「人的命運,是受制於天,還是門戶﹖如果受制於天,命已註定,何必煩惱﹖如果受制於門戶,只要把門戶加高,不就行了﹖」田嬰一愣,暗自稱奇,不再提起這件事。


田嬰累積的財富和權勢都相當可觀, 孟嘗 君覺得這是既自私又危險的事,因此找個機會問父親說:「兒子的兒子是什麼人﹖」


「是孫子。」田嬰答。


「那孫子的孫子呢﹖」


「是玄孫。」


「那玄孫的孫子呢﹖」


那麼久遠的事,誰知道?田嬰被考倒了。


 孟嘗 君藉機勸他爸爸,何必累積財富,留給不知何許人的子子孫孫,不如養士,吸收人才。


田嬰頓悟,請 孟嘗 君負責接待賓客一事。賓客一天天增多,田家聲名遠播。 孟嘗 君後來繼承家業,在齊國擔任宰相,獲封薛地萬戶。有一天財務周轉困難, 孟嘗 君派他的食客馮驩去薛地催繳租稅、債款。


馮驩臨行前,問 孟嘗 君:「收完債,要不要順便買個什麼回來﹖」


「你看我們家缺什麼,就買什麼回來吧!」 孟嘗 君答。


( ㄏㄨㄢ )到達薛地,收齊利息十萬兩。第二天,宴請還沒還錢的債務人,逐一核對借據。還得起的,約定還錢期限;還不起的,馮驩把借據放火燒了。


馮驩宣布:「有這麼好的君侯,你們可不要辜負了他。」


馮驩慷他人之慨,卻惹火了 孟嘗 君。


馮驩解釋:「您不是要我買家裡缺的東西嗎﹖主君家中什麼都不缺,就缺『義』字,我現在就買個『義』字回來了。」


馮驩表示,有些人還不了錢,連本帶利,愈欠愈多,只有逃亡。反正要不到,不如不要,換來好名聲。 孟嘗 君覺得有理,向馮驩道謝。


孟嘗 君後來被罷免,回到自己的封地,當地居民扶老攜幼相迎。 孟嘗 君對馮驩說:「先生當時為我買的『義』,我現在看見了。」


馮驩接著展開公關活動,讓 孟嘗 君復職,成為他生命中的貴人。


在 孟嘗 君的案例中,他媽媽善意欺瞞,偷偷 扶養孟嘗 君,造成既成事實。幸而 孟嘗 君沒死,讓田家事業臻於高峰。而馮驩燒掉債券,若事前報備一定不被允許,在得到模糊授權後偷偷做主,日後救了 孟嘗 君。他們善意的欺上瞞下,成就了大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