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常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有位婦女喜歡助人,也勸人行善;先生事業變得順利,還意外獲得一筆家產。

也有孩子罹患重病,父親以孩子的名義布施,竟然讓孩子起死回生,醫師都覺得不可思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在大雪紛飛之日,從法國乘車返回總部參加軍事會議,車子行經野地,救了一對坐在路邊發抖的夫婦,艾森豪也因此逃過一劫。

這對老夫婦要去巴黎投奔兒子,但車子拋錨。

艾森豪隨即改變原本的路線,先將他們送到兒子家,再趕回總部,而那天,德國納粹的狙擊兵已經預先埋伏在他們回總部必經的路上,艾森豪為了救人,免於一難。

有一句話說:「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行善不但可以改變命運,更要及時,且不以善小而不為。

例:歷史上,宋太祖趙匡胤派大將軍曹斌去攻打四川宜濱縣,臨行前,陳摶仙人告訴曹斌:元帥你是中年得志,但是晚年不好,你可以多做一些善事改變命運。

曹斌到了宜濱縣打了勝仗,城裡的百姓、士兵全都投降。

當時曹斌的參謀建議,關起城門,將所有的百姓、軍人都集中在城裡,然後放火燒城,以絕後患。曹斌想起陳摶仙人的勸告,不但沒有放火燒城,還下了一道命令:城裡百姓的生命財產,所有士兵不能奪取一分一毫。

對於戰俘,不可以損傷、不可以殺害;戰俘如果願意留在宜濱,劃分田地供其開墾;想要回自己家鄉的,就發放路費,讓他回家。

這個政策頒布下來,所有宜濱的人對曹斌大元帥都十分感激。當時,宜濱縣的百姓為了紀念曹斌,建了曹公廟來感念他的恩德。

等到曹斌帶領軍隊回到朝廷後,又碰到陳摶仙人,陳摶仙人看到他就說:「大元帥,你的相變了,晚年的運一定很好,將來一定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你的命運有這麼大的改變,想必是做了很大的善事。」後來,曹斌果然官居高品,確實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且他活到九十多歲,有九個兒子,這九個兒子都為國家立下功勞,可說是子孫騰達。

曹斌把屠城轉為善法,保住黎民百姓的生命和財產,為他們安頓好生活,減少了社會的亂源,這就是行善改變命運。

例:補路13年上萬坑洞親手填   2013/4/3

九二一大地震後,鹿谷竹山道路坑洞很多,機車騎士摔倒事件頻傳,老里長,因為路面坑洞跌倒送命,麵包店老闆莊鎮發「看不下去官方補路的效率」,成立行善會,在災後物資缺乏的時刻,瀝青原料高漲,民眾自顧不暇,行善風氣並不興盛,但他仍硬著頭皮做下去,持續十三年,補好上萬坑洞,他的「不計較付出」吸引上千人響應。

英國小說家芮德說:

「播下行為的種子,可以收成習慣之果;

  播下習慣的種子,可以收成性格之果;

  播下性格的種子,可以收成命運之果。」

例:善有善報    2013430

「沒想到,掉落八萬六千元 事隔二個多月後,竟能找回,非常謝謝撿到錢的民眾。」

婦人告訴員警,八萬六千元是要繳貨款,除夕至家樂福採買卻弄丟了,擔心丈夫罵和家人操心,掉錢不敢告知家人,最後跟朋友借錢繳貨款,掉了這筆錢,讓她從過年到現在心情都不好。

婦人說,看到自由時報報導警局有筆民眾撿拾的八萬六千元已經二個月沒人領,於是和朋友前往警局詢問後,果然是她掉落的錢。

婦人的朋友說,婦人長期擔任義工,幫助需要的人,真是善有善報,遺失的錢竟能如數找回,非常謝謝撿到錢的民眾。

分享:我的慈善事業是從作秀開始的  2011

有人問成龍:藝人做慈善是不是為了作秀,有沒有假的?

成龍答得干脆:有!我就是從假的做起的。坦誠得讓人吃驚。

成龍剛出道時,給別人做武打替身,高風險低收入,還被人瞧不起。忽然一朝成名,片酬從3千元猛漲到480萬,他自己說“一夜暴富”。

幸福來得太快,那時他才二十出頭,以前過慣了窮日子,一下子有了這麼多錢,都不知道該怎麼花。他一口氣買了七個不同品牌的世界名表,一個星期有七天,正好每天換一個。然後,他天天呼朋喚友,喝酒唱歌,挖空心思向別人炫富。

名氣越來越大,很快有人邀請他參加公益慈善活動。

他說,我不去,沒時間。的確沒時間,他白天要拍電影,晚上要喝酒跳舞,自己都忙不過來,哪有閒工夫管別人的事。

助理說:我們都安排好了,不要你做什麼,只要你去就行,就一天時間,而且對你的形象和電影都有幫助。好說歹說,總算勉強答應。

那天的活動是看望殘障兒童,他們看到成龍出現在眼前,孩子們高興極了,大聲喊著他的名字。助理告訴孩子們:“成龍大哥工作很忙,但是每天都在想著你們,他昨天晚上沒睡覺,今天就抽空看你們來了。”

別人把他捧得越高,成龍就越心虛,他本來是不願來的,昨晚沒睡覺其實是在舞廳過夜。

助理說:“成龍大哥還給你們帶了禮物呢。”

孩子們立刻歡呼雀躍,成龍卻傻了,都是別人事先安排好的,他根本沒想過要帶禮物,甚至不知道禮盒裡裝的是什麼。

每個孩子都得到了禮物,一一上來跟他說“謝謝!” 成龍看到那一張張稚嫩又純真的笑臉,他忽然感到無地自容,自己明明欺騙了這些孩子,換來的卻是最真誠的回報。他不敢暴露心思,只好裝著自然的樣子,接受孩子們的道謝。

那天臨別之時,一個孩子拉著他的手問:“成龍大哥,明年你還來嗎?” 他說,我來。

第二年,他帶上了精心準備的禮物,如約而至,欠了一年的心債總算了償。

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每次都有嶄新的體會,成龍就這樣走上了慈善道路。

當他第一次很不情願地參加慈善活動時,本以為是一場很快就會結束的作秀,沒想到竟成了一生的事業。

人有時會誤入歧途,也可以誤入善途。做一件善事,不見得非要有多麼高尚的動機,哪怕是作秀,那也是善良的秀。

任何偉大的事業,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只要你去做,就比那些袖手旁觀說風涼話的人高尚得多。

給別人一個做好人的機會,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星雲大師呼籲大家行「三好」,即「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如果每人都能做到,不但助人利己,世間也能變淨土。

現代的人都想活得快樂一點,若能養成行善的習慣與性格,所謂助人為快樂之本,不只為生命帶來更多樂趣,還會具足功德增長福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