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命有兩種可能,第一個是往上,第二個是往下。

那麼關鍵在哪裡呢?關鍵就在你臨命終的那一念心念,整部《楞嚴經》十卷都在講這個觀念。我們的生命是我們的心念創造出來的。
《楞嚴經》把我們臨終的心分成兩塊:一個是情,一個是想。什麼是情呢?簡單的說就是情執,但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接觸到很多的人,遇到很多的事情,人事的刺激,我們產生一種感受,那這個感受產生妄想,一定有一個相,然後你的心就住在這個妄想,就變成情執了,就是一種情緒化的感情,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是你經過聖賢的道理的學習,你透過道理的觀照產生的智慧,這叫做想。所以情是外來的,外境刺激你的,透過六根感官的刺激產生的一種情緒作用。
那麼想是你透過內心的道理,從裡面自己如理思惟生起來的。那麼臨命終的時候,《楞嚴經》上說如果你的情執的比例高,你是往下墮落的。因為情它是水,想是氣,它是一種浩然正氣。

在《楞嚴經》上說,做人的標準,你來生要做人,你至少要六分想四分情,就是說你理智的觀照要超越你的情執。六想四情,這個是人的標準。而你如果是純情,你這個人從來都沒有讀過聖賢之道,整天放縱你的欲望,你臨終是直接墮阿鼻地獄,純情入阿鼻地獄,那麼九情有一分的想入無間地獄,它是慢慢慢慢一直往上升的。所以我們臨命終的時候要往生,你必須要把情執轉成

你的觀想,轉成智慧,這個是很重要,不是修業力,那是思想的改造。你必須要引導你的情執慢慢的減少,你的智慧的觀照慢慢的增加,那麼這個叫做臨終的正念,所以改造思想在淨土宗是很重要。

所以蕅益大師特別提出來就是說,我們臨終的一念心是影響我們來生的去處的,這以下引證故儒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

那麼蕅益大師在發明這個道理之前,他引用世間的聖賢之道,他說這個道理不但是佛陀這樣子講,這是世間的聖賢都有這種觀念。你看儒家思想,他把人分成兩種,我們的一念心有人心跟道心,這個人心就是《楞嚴經》說的情執,欲望。

我們過去生曾經在世間的五欲裡面享受過,享受過以後留下很多的後遺症就是產生很多的感情,很多的妄想,這是人心,我們對欲望的一種需求。就是說這個世間上快樂果報有什麼過失呢?它讓你享受快樂以後,你心中經常打妄想,你的妄想揮之不去。

那麼第二個就是道心,道心就是說我們也曾經在聖賢的道理當中學習得到智慧,但是在儒家的思想認為說人心是危險的,道心是微弱的,也就是說一個正常人欲望的勢力是超過于智慧的勢力,所以儒家思想它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人要教育,人要接受教育。

那麼教育的結果就會產生不同的人。他說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說聖人跟一個所謂的恐怖分子、一個狂人有什麼差別呢?我們就談談我們的過去,其實我們要談我們的過去,我們沒有太多差別,套一句臺灣話說七的不要笑八的,因為你做過很多錯事,我也做過很多錯事,我們就是有共業,所以我們才會投胎在同一個世界。如果論過去我們差別不大,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生長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同一個時空,因為我們有共業。我們來自於同樣的過去,但是我們不一定有同樣的未來,就是你今生的努力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