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通常的認識中,如果能夠“鶴立雞群”,是值得開心的事情。

畢竟自己比周圍的人優秀,可以受到周圍人的仰望。

然而,事實上,果真如此嗎?

未必。

一隻鶴站在雞群之中,雞群很少會“眾星捧月”,他們反而會對這只漂亮的鶴,心懷不滿。

一隻“鶴”最大的悲哀,就是“鶴立雞群”

鶴立雞群者,會被雞群攻擊

一隻鶴站在雞群之中,他原本認為,可以被周圍的雞羨慕、誇讚。

然而,這只是想當然罷了。

事實上,這只鶴越是出類拔萃,周圍的雞對他的怨恨,反而會越強烈。

為何呢?

因為這只鶴的優秀,恰恰凸顯出了周圍的雞的平庸、甚至不堪。

周圍的雞,在發現自己無法改變現狀、或者懶得改變現狀時,他們就會因“自慚形穢”而嫉妒這只鶴。

嫉妒心一起,周圍的雞,就會結成同盟,來攻擊這只鶴。

曾在流水線打工。

我有一同事,是大學學歷。有一次,無意中被周圍的人知道了他的學歷。

周圍的人,先是吃驚、誇讚。在以後的日子裡,卻時不時會有人來嘲諷:學歷那麼高,還不是在流水線打工,可見書是白讀了,錢是白花了。

周圍的人也附和著如此說。

這名大學生,只能忍氣吞聲。畢竟,勢單力薄。

雞群,是不願意接受“鶴”的,“鶴”只會刺激到他們敏感的神經。

鶴站在雞群中,最穩妥的辦法,就是“韜光養晦”,隱藏自己的優勢,讓自己表現得如雞群一般。

如此,才不會被“群起而攻之”。

鶴立雞群者,會被雞群同化

古人云:“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就是說,如果周圍的環境不好,即使自己沒有感覺到異樣,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不良的影響。

同樣,一隻鶴,如果長期與雞群共處,那麼,他長期耳濡目染雞群的言行舉止,即使他沒有察覺到自身的改變,也會受到雞群消極的影響。

起初,雞群的懶散、娛樂至上、得過且過,在這只鶴看來,是難以接受的。

但是,坦然接受,只是個時間問題。

當這只鶴與雞群共處的時間久了,他就會漸漸發現,自己與雞群的行為舉止,越來越像,對於雞群的懶散、娛樂至上、得過且過,他不再感覺到排斥,甚至會覺得合情合理了。

當他反觀自身,猛然發覺,自己與雞,快一模一樣了。

有一種鶴,能夠“出淤泥而不染”,這種鶴,是善於反思的鶴,是善於認識自己、修正自己的鶴。

但是,經常反思自己,來抵禦外界環境的侵蝕,最為耗費精力,會造成極大的內耗。

所以,明智的鶴,往往會選擇遠離“雞群”。

鶴立雞群,不如立於鶴群

一個人,如果取得了一點成績,就想著去雞群裡炫耀,不願意離開雞群,不願意失去那份“優越感”。

那麼,時間久了,他必然會“泯然眾人矣”。

為何?

因為雞群很難帶給他增益,只會讓他感受到“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止步不前。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一個人,一旦不思進取,那麼,很快就會大不如前。

所以,一隻鶴,最好的歸宿,就是“鶴群”。

在鶴群裡,他的“優越感”雖然會消失,但是,他的眼界卻會打開,他也能夠結識到更多優秀的“鶴”,來“取長補短”。

鶴,真正令人欽佩的,不是他們的能力、見識,而是他們積極樂觀、自強不息、虛懷若谷的品質。

正是這份品質,讓他們勇往直前,越來越優秀。

一個人成長最快的方式,就是與“鶴”同行。

愚者沉溺於“鶴立雞群”的“優越感”中,日漸沉淪;智者虛懷若谷,與“鶴”為伍,日益精進。

http://www.thevalue101.com/article.php?id=97813&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acebook.page&utm_campaign=postfity&utm_content=postfityda52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