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雄辯可以得天下的話,傾聽則能夠守天下。


雄辯所能展示的風光,無論有多強的感染力,仍免不了語言的局限,傾聽則能夠在滔滔的話語瀑布中發現一個人隱秘的心語。


沒有人會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完全暴露給別人,也沒有人能夠不讓自己的願望從言語中流露出來。


因此了解別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傾聽。


傾聽需要一種定力。


心浮氣躁的人,也是耳目閉塞的人,


有多少生活的真諦離他們遠去,他們卻全然不知。


不善傾聽的人,是因為沒有一副胸懷能容進別人的聲音。


他們急於表達,如同建設一處又一處半途而廢的工程。


一個人最不了解的其實是自己。


人們只了解自己的慾望,不了解自己的本性;只了解自己的所缺,不了解自己的所有;只了解自己的容貌,不了解自己的形象。


為此,要學傾聽,它像澡堂裡面的鏡子,茫茫霧氣凝為水珠淌下來之後,鏡裡就有了真容。


傾聽還是聽你內心的聲音。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遭逢大事的時刻,能聽到自己的心音。


如神示,導引迷路的人走出森林;人只有最傾力的思考時,才會聽到內心的聲音;心靈在寧靜的時刻,才撥奏琴弦。


梭羅在瓦登湖獨自一人居住了兩年。


他那些精美的文字,恰是返璞歸真後所記錄下來的內心的聲音。


梭羅、惠特曼、泰戈爾都是內心聲音的偉大的傾聽者,他們作品的價值並不遜於那些偉大的雄辯者,譬如巴爾紮克、雨果、普魯斯特。


出入廟堂者,民聲不可不聽。


耳無民聲遇心無社稷,下台的日子也就很近了。


身在江湖者,潮音不可不聽。


時代潮流之聲,它固然喧嘩亂耳,虛實混雜,但善聽者,必得風氣之先,永不落伍。


在別人的話語裡,有鮮花,有荊棘,有廢渣,有珍珠,有林林總總的一切。


細心的傾聽者能從中聽到財富與機遇的腳步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