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脾氣暴躁的男孩,他的父親給了他一袋釘子,告訴他每次發脾氣或者跟人吵架的時候,就在院子的籬笆上釘一根,第一天男孩子發現自己竟然釘了卅七根釘子,之後他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脾氣,所以每天釘的釘子也逐漸減少了。


終於有一天,他連一根釘子都沒釘,他高興的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
爸爸說:「從今以後,如果你一天都沒有發脾氣,就可以在這天拔掉一根釘子。」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最後,釘子全被拔光了。


爸爸帶他來到籬笆邊,對他說:「兒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籬笆上那些釘子洞所留下的痕跡,可能永遠都無法恢復了。就像你和別人吵架,縱使事後如何道歉,在別人的心裏,永遠都會留下一個傷口啊!」



常言「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三毒之害,實為吾人輪迴生死之本源,尤其瞋念與殺業相應,更是修道者所應避免及戒除的。


過去有個長年在外做生意的商人,歲末在街上買了句偈語就趕回家中過年,沒想到竟看見床前有雙男人的鞋子,本想一刀砍殺這不守婦道的妻子。


忽然記起老和尚的偈子:「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思一思,瞋心起時要思量,熄下怒火最吉祥」,而驚醒了睡夢中的妻子,說明原委後,才未釀成大錯。


「百喻經」中也有二隻雁鳥叼了一根樹枝給烏龜啣著,飛越村落找水,但因烏龜瞋起破口大罵嘲笑他的小孩,然而從空摔下粉身碎骨的故事。這都是因「瞋」所起的惡果,實為借鏡。





佛陀往昔五百世作忍辱仙人,雖被歌利王節節支解,但因毫無瞋心而成就菩薩道;大慈彌勒菩薩,於因地修行之初,發了不擾眾生、不瞋有情的悲願,而圓滿菩提而立名。



 反觀阿闍世王因瞋心誅滅釋迦種族而身感惡疾,梁武帝之后郗氏,因生前瞋恚嫉妒而墮蛇類族,就連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亦因前世毒蛇瞋恨的餘習,感招飛鴿的顫慄,乃至佛陀訊問「不淨食」的情形時,導致尊者終身不受信施的決心,這都和與生俱來的瞋念息息相關,難怪佛經云「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瞋恨心的可怕,真是「火燒功德林」啊!



古德有云:「面上無瞋是供養,口裡無瞋出妙香;心上無瞋無價寶,不斷不滅是真常」,其實瞋恨不平,不僅於事無補,反而得不償失。


星雲大師也說:「要爭氣,不要生氣」,佛教修行法五停心觀中說到「以慈悲觀對治瞋恨」,只要我們能息瞋,並用慈悲來善待每個眾生,你自然就會發覺到人生的「另類財富」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