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我寧可不會讀書,但是我不能不發心做事。


l         我寧可沒有智慧,但是我不能不廣結善緣。


l         空氣流動才會清新,水流動才會清潔;錢財流動才會富有,人流動才會進步。


l         人可以不同意他人的意見,但是不能不聽聽他人的「心聲」。


l         「不叫苦.不喊累.不怕難」才能勇於承擔迅速成長。


l         我們先要辦好簽證〈往生資糧〉,以便將來能夠順利出境到極樂世界。


無用不要緊,就怕無明。


l         「學不會.教的會」為了教他人,自己就得下功夫去鑽研,功夫深了自然便有所得。


l         信仰的道場是我們的加油站,人的精神心靈汽油充足了,自然有馬力向前衝刺上路。


l         為自己留下信仰,為家庭留下貢獻,為社會留下慈悲,為道場留下功德,為眾生留下善緣,為未來留下願心。


l         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檀那。


l         再好的人也有短處,要彼此包容、諒解,「觀德莫觀失」才是相處之道。


l         「歡喜」有時不需要靠別人給我們,心如工廠可以自己製造歡喜。


l         一個人在工作之餘一定要有修持,否則老是在事物上忙碌是不能安住的。


l         -可以忘記缺點;忙-可以沒有是非,眾生來不及度,事情來不及做,書來不及看,哪有時間去煩惱。


l         不要用自己的情緒去判別事物,要有是非觀念,凡事不要只看「果」,要去追查「因」!


l         與人相處要不念舊惡,與人共事不憑印象做事。


l         人的不滿與自卑大都是從比較中產生。


l         智慧是人類知識的開拓,實踐經驗的累積,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逐步昇華豐富起來。


l         接受的人生是貧窮的,感恩的人生才富貴。


l         人的心胸有多大,成就的事業就有多大;能包容多少,就會擁有多少。


l         對工作只要不忘初心,凡事就會心甘情願。


l         對不悅不喜的人要懂得「珍惜」,就如打籃球要感謝有敵手,球才玩得起來;因為我們的生存跟這些人都有關係。


l         隨緣--人與人之間隨緣而聚,縁盡而散;聚時盡其在我,散時盡其在人。既是相逢既是相識,有恩便無怨,有愛便無恨。得與失,獲得與付出求之心安,存有隨緣之心,完善故可喜缺陷也是美,縱使一剎那也是永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