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親子防身專家 任培豪

現在3C產品充斥,做父母的有時候因為忙碌或是貪圖方便,從小就開始讓孩子看著手機或是Pad,讓他們對著螢幕看著各種影片,而孩子的確馬上就會安定下來乖乖的看著影像。
但是隨著這樣的習慣養成,你我也開始發現如今的孩童只要一離開3C產品就變得焦躁不安,沒想到過去認為所謂的3C成癮症狀從幼兒開始就已經形成。

科技的進步讓孩子輕易就能得到任何資訊,但是過於龐雜的聲光效果下也漸漸地讓孩子無法專注與保持沉靜。微軟曾做過一個長達15年的研究調查,針對2000名參與者因為受3C的影響,導致專注於一件事物的時間愈來愈短,原本2000年還有12秒,到了2015年只剩下8秒。

孩子假如從小開始專注力就不夠,輕易就分心做其他事情,等到求學階段就會出現上課或是做作業不到幾分鐘,總忍不住偷瞄手機,滿腦子只想上網。這會造成孩子日後學習力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現在隨著科技的進展更要回過頭來學習「靜」的功夫,也不用多,從現在開始每天陪著孩子一起在家開始靜坐,每天3分鐘,效果會非常顯著。

給自己一個留白的時間,靜坐好處多!

靜坐並非是一種宗教儀式,在過程中也不需要給自己太多功課,「靜坐」如同字面上所說,找一個舒適的空間,空氣流通、光線適當,可以點上喜歡的香氛與精油,甚至可以伴隨喜歡的、聽起來可以讓你覺得放鬆的歌曲。
放下你的手機也暫時先停止與其他人的溝通,安靜的沉靜的閉目坐著,好好的沉澱一下一整天的從家庭、孩子、課業、工作、人際關係等等...所有的瑣碎雜事,留給自己與自己面對面甚至對話的空間。

不僅台灣還是海外,太多的相關資料與分享都可以證明靜坐是有助於紓緩與釋放壓力、減緩疲勞與改善自己的不安情緒,更可以提升專注力與擺脫對3C產品的依賴。因此靜坐不僅是給大人的一種自我訓練,我們從小就陪著孩子一起養成這個靜下來的好習慣也是相當好。

培根老師常常分享一個觀念:現代人學習動很容易,因為我們每天睜開眼就是拚命在動,不僅動身體也動心、動腦,但現代人更要學會「靜」,靜下身子學會沉靜、靜下心學會平靜、靜下腦懂得冷靜,日新月異的快速變化別讓自己輕易的隨波逐流,21世紀只有靜的下、穩的住的人才能拔得頭籌。

所以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請各位家長事不宜遲,晚上等大家用完餐,洗好澡準備就寢之前,就陪著孩子一起來靜坐吧!也正好給自己一個合理的藉口,除了讓孩子養成靜下來的好習慣,也藉機讓自己找回難得的平靜吧!

靜坐十口訣,馬上就上手還能立刻感覺有所不同。

可以在自家的客廳或是臥房,盡量不要有太多噪音讓你無法專注,可以選擇孩子的臥室,在他最覺得熟悉的環境下,孩子才敢閉上眼睛。然後陪著孩子把這十個口訣一一念出,並且順著口訣來自我檢查,不要小看這個過程,我們在追求身心靈的課程當中,很多一開始所學習的就是「自我認知」,伴隨口訣剛好開始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與矯正,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開端。

口訣依序是:

一、兩腳打叉叉:兩腳自然盤腿坐好,若坐在椅子上,則是兩腳踏地坐,不要翹二郎腿或是側坐。

二、雙手放膝蓋:若有宗教信仰可以做其他結印動作,這邊是只要孩子雙手放在膝蓋上即可,可以避免孩子下意識的把手動來動去。

三、抬頭挺胸:想像自己身體有條拉鍊,隨著拉鍊拉起,從腰開始慢慢的往上撐起,父母可以用手扶按孩子的脊椎引導他抬頭挺胸。

四、肩膀放鬆:孩子若挺起身子有可能不自覺會聳肩,這時候提醒他把肩膀放鬆。

五、頭頂起來:告訴孩子,想像自己是一顆小樹頭頂上有個溫暖的太陽,小樹被溫暖的太陽曬到往上長。避免孩子低頭。

六、下巴收起來:孩子抬頭挺胸之後很容易下巴抬的老高,此時可以協助他撫著他的頭與頸椎讓他變成頭頂下巴收的理想姿態。

七、眼睛閉起來:引導孩子緩緩的把眼睛閉上,第一次的幼兒大多會很用力的閉眼睛或是想一直偷瞄,都不需要刻意指責造成壓力。

八、鼻子深吸氣:訓練孩子用鼻吸嘴吐的方法訓練深呼吸,吸氣的過程要記得不要快,陪著孩子慢慢吸氣越舒緩越好。

九、嘴巴輕輕吐:呼吸的時候不要讓別人聽到你的呼吸聲,也不用刻意記腹式呼吸,越自然越好,只要記得""緩、輕、柔、順"的原則。

十、靜坐開始:藉著前面的一一引導,孩子已經從姿態到呼吸都妥善引導了,開始請孩子盡量保持這個姿態,直到父母告知結束。

唸這十個口訣的過程不要快也不要急,引導的過程相當的重要。因為過去沒有這樣的經驗要立刻做好這是相當困難的,可能家長自己本身做動作的過程中都心浮氣躁的無法沉靜下來。所以講口訣的過程中也要試著把語調放慢、放輕,不僅讓孩子也好循序漸進的開始練習,做家長的也在過程中體會「靜」的力量,陪著孩子練剛好自己也能體會,一兼二顧嘛。

小朋友若真的過於毛燥,可能連一分鐘都坐不住也沒關係,家長可以直接告訴孩子把十個指令做好之後會從一數到十,只要你一數到十的過程中不動就可以。然後數個過程就可以放慢些,甚至可以重新再把十口訣再重複一次,其實你會發現不自覺孩子也能因為你的引導帶動下坐好坐滿一分鐘了。

純粹靜坐還不夠,其他小細節這邊一次給你。送給家長們的自我強化課程

假如孩子與你都可以開啟這個每天送給自己3分鐘的靜功夫,那麼我們可以嘗試更細膩一點的來訓練這些過程。

一、孩子完全定不住?學會靜下來聆聽身邊的聲音

半夜假如睡不著,你很容易聽到房間內細微的小聲響,但是此時此刻你一定覺得非常不舒服,這是因為當下的目的不是為了感知而是希望放鬆與入眠。但是靜坐的時候假如過於躁動不安的人,可以反過來先學習仔細聆聽身邊有哪些小聲音,或許是電風扇的馬達與風吹過紙張的聲音,也許是媽媽在旁邊的呼吸聲還是爸爸偷偷開手機的提示音,也有可能是剛剛鄰居關門與隔壁小狗吠叫的聲音。
給孩子一個題目,在閉目的過程中去找尋生活當中平常沒注意到的細微聲響,等睜開眼之後跟家人分享,這樣的探索與發現之後,得到的正回饋是非常適合給一開始完全無法放鬆,並且定不下來的孩子做很好的入門訓練。

二、心中雜念太多?乾脆好好的跟自己對話

不僅小孩,家長自己靜坐下來最大的問題就是一閉上眼就想起了一堆雜事,根本無法「放空」,怎麼可能能夠靜得下來坐得住?既然太多事情很煩亂,那還不如好好的利用這機會與自己對話吧!這個方法適合年紀比較大的孩子與家長,開始靜坐前把最煩惱的事情先寫出來,原本的目的是希望藉著這過程先讓腦子清空,但是假如真的放不下就不妨帶著這幾個問題靜坐,當關掉對外的影響下,好好問自己這些問題是否真的如同原本所想的那樣煩惱?從中感受到的任何情緒與解法,等睜開眼後再把它寫在原本寫出的問題下面,如此往返,也會先養成不仰賴別人的意見與看法,並且或許在過程中也自己釐清了一些思緒與邏輯。

三、想好好的認識自己?來一場人體大奇航吧

「內觀」是一種感受自己與訓練身心靈的方法,我們也若想要重新認識自己,可以藉著這樣的自我訓練達到效果,當你若能夠閉目專注在靜坐時,可以嘗試著感受著自己身體的各種細微的變化,從感覺到自己呼吸時鼻口接觸空氣的感覺,或是心臟的跳動下身體伴隨的脈動,發現自己因為想要坐定,不由自主的會輕微的晃動保持平衡,或是發現自己原來腰是歪的肩膀是僵硬的...人體本身就是一個讓人探索不完的奇特世界,在這過程中伴隨著探索的自我察覺,讓你每天都可以重新認識自己。

四、給自己的一堂專注力的隨機測驗?數一下自己能專注的數出多少次呼吸

現代人心事多專注力不好,當你陪著孩子練習後可能會驚訝的發現,自己的定性可能還遠不如剛開始習慣3C產品的孩子。假如不想讓自己繼續下去,可以試著用「數息」的訓練改善。過程也非常簡單,當你在靜坐的過程中試著專注的算自己做了幾次深呼吸,一吸一呼做好了心裡默數「一」,下一個呼吸完成後數「二」如此類推...但過程中只要腦海中突然想到了任何其他事情,導致這個過程中的注意力分散了,我們就得從頭開始數。父母可以先試著自己能夠專注多久,很多都市人現在可能連專注數到「十」都有問題了。但是若每天能夠這樣做,相信我,很快你會發現你的沉靜的功力就能有顯著的提升。

記得每天靜坐3分鐘,孩子專注更集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