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ㄋㄟㄋㄟ真的是肚子餓

小嬰兒無法開口說話,爸爸媽媽也很難了解他們的需求。但小嬰兒一直在通過自己的動作、聲音來傳達訊息。澳洲育兒專家PriscillaDunstan通過多年的研究,成功解鎖了神秘的「嬰言嬰語」。大家學會後,就能傾聽寶寶的需要啦。

▼PriscillaDunstan曾在《歐普拉·溫芙蕾秀》上介紹自己的研究。她識別出了「嬰言嬰語」中的一些「單字」,家長們聽到、看到這些特徵,就知道小寶寶需要什麼。

▼流淚大喊是寶寶表達需求的主要方式。

求關註:寶寶希望得到關注時,會喊叫一下,大約持續5、6秒,然後暫停20秒左右,好像在等回應。如果家長沒有反應,他們就會繼續這樣做。

餓了:寶寶肚子餓時,通常從緩慢的喊叫開始,慢慢變得歇斯底裡,直到被抱起來或吃到東西為止。寶寶的舌頭還會一直動。

生理反應:如果尿布髒了感覺不適,寶寶也會喊叫。他們坐立難安,身體一直動,還會踢腿。

感覺不安:這種喊叫聲比較單調,也很響亮,而且持續不斷。如果家長努力安撫,試了各種各樣的方法還是沒用,就要考慮帶寶寶去看醫生了。

睏了:寶寶睡意來了,卻因為某些原因無法入睡時,喊叫聲比較平穩,還會伴隨著打呵欠、揉眼睛。

不舒服:如果寶寶坐立不安,身體亂動,伴隨著急促的喊叫聲,家長就要檢查一下尿布或衣服了,他們可能是太冷或太熱。

生理反應:寶寶還小,排便、排尿不順暢都會喊叫表達不滿。如果他們發出嗚咽或吱吱聲,可能是生理反應引起的。

▼肢體語言也能顯示出寶寶的各種狀態。

轉頭:如果寶寶沒有喊叫,只是把頭轉向一邊的話,可能是犯睏要睡覺。

握緊拳頭:寶寶肚子餓時會握拳頭,如果爸媽早早注意到,就不會發展到喊叫那一步了。

手臂抽搐:寶寶被嚇到時會有這樣的反應,這時寶寶需要安慰。

拱起背部:2個月以下的新生兒感覺不適時經常會做這樣的動作。寶寶喝完奶後如果拱起背部,表示已經飽了。如果在喝奶時經常拱背,可能有倒流的跡象。超過2個月大的寶寶還這樣做的話,可能是疲憊或心情不好。

抬腿:寶寶腹部不舒服的話可能有這樣的反應。

抓耳朵:寶寶抓耳朵可能是在探索自己的身體。如果還伴隨著喊叫,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

▼通過喊叫聲了解寶寶的需要。

Eh(咿):寶寶打嗝時,多餘的空氣要衝出食道,這時爸媽要儘快幫寶寶拍嗝。

Neh(ㄋㄟ):這表示「餓了」。寶寶的舌頭頂到嘴唇上方,吸吮時就會發出這種聲音。

Heh(嘿):寶寶不舒服時會踢腿、揮手,還會微微張開嘴巴發出這種聲音。

 

Owh(喔):寶寶累了、睏了,打呵欠之前會發出這種聲音。

Eairh(咿爾):寶寶肚子脹,或覺得疼時會發出這種呻吟聲。

家長多跟寶寶互動,經常跟他們交談,就能慢慢熟悉寶寶的語言。多觀察寶寶的聲音、動作,親子關係也能更親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tt的天空 的頭像
    kitt的天空

    kitt的天空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