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常不知不覺中,都在培養一些習慣,沒注意到它與我們往生的「願」相應不相應,若不相應,就會給自己製造煩惱,製造往生的障礙。

習慣可以比喻為一隻刀子,它本身是沒有什麼好和壞、善與惡,你如果懂得善用它來切東西使你方便,如果不會用,切到自己的手,流血受傷,痛得哀哀叫,就是誤用。
所以刀子本身沒有好壞,是看我們怎麼運用,習慣也是如此。
對我們念佛人而言,能幫助我們定心,往生無障礙的,便是好習慣,值得培養;會障礙往生,增加罣礙的習慣,應該放下。

有人把自己習慣看得很重,當作寶貝,非常珍惜,都不改變。
比如說:他某些東西,一定要放在某個地方、朝某方向,牙刷要排什麼角度,冰箱的菜要整理什麼款式;睡覺要在某床、向某方位,否則睡不著;讀書要坐某張椅子,才讀得下;大碗要排什麼樣子,筷子要擺什麼形,鍋子要刷到什麼程度,衣服必要幾點洗、幾點去晒、幾點收起來......。像這樣,生活有規律的習慣,本來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別人和他的習慣不一樣,他就起懊惱、嘮叨不停:「我習慣怎樣怎樣!我不習慣怎樣怎樣!」別人如果沒有照他的習慣,他就覺得別人不對,覺得別人不會做事情,沒規矩。
雖然嘴巴沒說自己很會做事情,但是其實內心都覺得別人做的,不如自己做的好。這樣就是被習慣束縛住了,變成了習慣的奴隸。

我們想遠一點:如果有一天我們死了,什麼牙刷、碗盤、冰箱裡剩下的菜,自己根本就不能帶走,別人更不會要,可能統統被丟掉。說實話,亡者留下來的東西,別人多少有忌諱。

祖師大德生活都很有規律,他在有規律當中是不受習慣束縛,不生煩惱的,比如說,當別人沒有按照他的習慣,他也很自在不會起煩惱,不會覺得不習慣就不自在。
所以講「不作習慣的奴隸」,並不是勸大家東西該亂放或是生活不規矩,這千萬不要誤會。我們是勸大家在有規律當中,不要被自己設的規矩習慣縛住,別因為我們有種種的「習慣」反而常常遇到「不習慣」、「不如意」的事情;也別因為自己設定了好多規矩和習慣,反而時常都看好多人事不順眼,處處不順心,反而多生不必要的煩惱,這樣就是錯用心,就像錯拿刀刃,割傷手一樣,把習慣拿來傷害自己,障礙自己的快樂自在。

◎下面一件真實的事情,幫助了解習慣對往生的影響:我曾經看過一位患者,是大約五十幾歲的婦女,她的癌侵犯了腦部,所以有一腳一手不靈活,講話也時常講不出自己想要說的意思,心想要說「東」,嘴卻不聽指揮說出「西」,十分苦惱。
有一天我去查房的時候,一進入病房,就向她合掌說:「阿彌陀佛」,她就馬上用「能動的那隻手」、牽「不會動的那隻手」起來要合掌。她的嘴也好像要講「阿彌陀佛」,但是都講不出來,一直說一些日本話,她也知道她自己講得不對,快要哭出來,覺得很傷心、很懊惱。
我才體會要念「阿彌陀佛」念對,也不是那麼簡單。當時我安慰她說:「你的心想要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定會知道的。
念佛是『心』念最重要,妳的心真正想佛就好了!」她聽了掉眼淚,我雖然這樣安慰她,去體會,她念佛念不出來的心情,一定很難過,我也覺得非常心酸。
那個時候,院方忽然廣播,叫我去總機有人要找我,我跑下去看,竟然是有三位師父要找我,我一看到是師父,就很歡喜地向她們敬禮,不過現在想起來也很慚愧,因為當時我完全都沒有請問師父,到底有什麼貴事來找我,只有趕快請求師父去看這位病人,去幫助她念佛,那三位師父也很慈悲,就馬上跟我一起去病房看她。
一進入病房,那位患者一看到師父來,忽然間她就合掌念出「阿彌陀佛」,念得很準確了!原來這位病人,以前也很喜歡去寺廟,她看到師父都有念「阿彌陀佛」的習慣,結果在她臨終本來念佛念得不對、念不出來的時候,一看到師父,她的好習慣就現前,就能夠念出正確的「阿彌陀佛」,說起來也很奇怪,她自從念對一句以後,就能夠一直正確地念下去,我看了非常歡喜,她自己也很歡喜,歡喜得流下眼淚,一直感謝阿彌陀佛。
那三位師父看過她,安慰鼓勵一番之後就說要回去了。因為那一天叫我的病人很多,一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那三位師父到底是去醫院找我做什麼?可能是佛知道這位病人的心和習慣,特別化三位師父去幫助她吧?像這種隨時看到師父、看到人就合掌念佛的習慣,就是真正好的習慣,就是幫助我們提起正念,幫助我們往生的好習慣,我們應該時常培養不令間斷。

◎一位患者,她為我上了一課,「習慣影響我們往生」。
她是一位五、六十歲的「歐巴桑」,平日很講究服裝打扮,甚至連住院做放射治療,只是由醫院的三樓到地下室,她也一定要化妝、擦口紅、拿鏡子照滿意了才下樓,她的癌蔓延到骨頭,一隻手骨折了,她也還要用另一隻手來擦粉、照鏡子。儀容、服裝端正整潔,令人看了有清爽的感覺,這本來是不錯的。但是,這強烈執著的習慣,在她臨終時發生影響?

當時我勸她念佛,她很恭敬歡喜念佛,而且她知道自己病很重,隨時有生命危險,就發願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交待我為她助念。
因為我們醫院沒有助念的場所,所以她事先轉到佛教「菩提醫院」,方便臨終助念,我下班後再去菩提醫院陪她念佛。
有一天她半昏迷,我在旁邊念佛,她偶然也會清醒出聲念。忽然她說:「要來去西方,快快來去,不走不行。」然後她就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但是忽然間卻變成念「阿彌陀粉」,還說:「粉,就是擦粉的粉!」平常她那個化妝擦粉的動作又表現出來。
我看了就提醒她說:「我們要去西方不必擦粉,去西方大家都和佛一樣,金色莊嚴放金光,比擦粉還好,快念阿彌陀佛!」她聽了就再念阿彌陀佛,但是一下子又念成「阿彌陀花」,還說:「花就是插花的花!」同時還作「在頭髮上插花」的手勢。我再次提醒她,她就又念佛。但是忽然間,她又說:「啊!我也沒穿鞋」,我向她說「西方黃金為地很清淨,不必穿鞋」,她才又念佛。

這位患者的示現讓我了解,佛在「八關齋戒」中有一條,「不香花鬘莊嚴其身」的戒條,意思是不用香水或各種化妝品,及珠寶裝飾品,種種花樣來打扮裝飾這個身體。佛教我們練習不必追求外表虛假的裝飾,要開發內心真實的美德莊嚴。我們對「自我」執著已經夠重了,修行放下、減輕都來不及,實在不必再去加強啊!

一個人如果習慣化妝,一輩子培養這種習慣,臨終的時候它也會冒出來,念佛也會念錯,因為習慣會產生力量!您看我們平常怎麼穿衣、穿鞋、怎麼刷牙,都有習慣的力量,不必想,它自然表現出來。所以佛制的戒律就是在幫助我們—平常就放下不必要的習慣,放下錯誤的追求,以免臨終生障礙。

◎下面一件真實的事情,和大家勉勵,我們內心有生氣、怨恨的一口氣就要趁早放下,現在不放,到臨終會受到習慣的牽引,失去往生西方的機會。

我曾經看過一位肺癌的病人,她是六十幾歲的婦女,在她病況很嚴重的時候,連續有兩個月的時間,完全不能躺下睡覺,一躺平就會喘不過氣來。我看她很痛苦,就勸她念阿彌陀佛,她在很痛苦當中,也很發心念佛,希望能夠早日解脫,去阿彌陀佛的世界。
快過年的時候,她的病情轉壞了,就要求我請一些蓮友來助念,助她去西方。
那天我看病情已經危險了,就請蓮友為她念佛,想不到大家集合來念佛,念到一半時,忽然間有一位年輕人喝醉酒,闖進她的房間,我本來是背向門,沒注意到後面的變化,也沒看到那個人走進來,只看到面前這位病患,她本來是在念佛,忽然間好像很生氣,眼睛瞪得大大的,又舉手起來指著對面,好像開口要罵人的樣子,就在這個她要罵還沒罵出來的時候,正好斷氣了!

原來闖進來那個喝醉酒的年輕人是她的兒子,這個兒子很早就離家流浪,她的內心一直氣這個孩子,真想要當作沒生過這個孩子,所以她從來不曾向我提起,我也不知該預先提防,也沒先勸她趁早放下想開。
她對兒子的心態,一直是「厭而不離」(討厭又一直去想),常想起就氣,那裡曉得在最後一剎那,竟然是這個兒子現前,她一看到他,就把佛丟掉了!
以前的憤怒,和「一看到他就罵」的習慣都現前,不由自主就舉手起來指著他還想要罵他,當時雖然有那麼多蓮友在旁邊為她念佛,她也一樣,氣起來控制不住!周圍雖充滿念佛的聲音,但她忽然間好像一點兒都聽不見,只剩下怒氣。
真可惜就在那個時候斷氣了!一失足成千古恨,萬劫難遇的佛法救度,就此錯過!這位病患菩薩的示現,給我們很大的警惕!讓我們了解「習慣」的牽引力。

我們可以反省:平常我們是不是旁邊雖有念佛的聲音,我們也一樣會生氣?甚至也會「專心」去想一些懊惱的事情,都沒聽到佛號,這就是我們煩惱的力量比念佛的願力更強,所以我們會失敗。我們想想看,是誰叫你愛煩惱勝過愛念佛呢?
是誰叫你願意生氣,勝過願意往生呢?
我們如果甘願留在這個世界繼續和人理論、計較,不甘願去西方過快樂的日子,阿彌陀佛也只好順我們的意啊!
為什麼佛與聖眾現前我們不看,偏要盯著仇人看?
為什麼佛聲不聽偏要聽雜音?
我們自甘墮落,和穢土、仇恨相應,不與淨土、佛聲相應,佛也只好十劫又十劫地等下去。

其實臨終的時候,什麼冤仇人現前,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遇到他,自己是什麼心念現前?是不是自己可以作主?
我們先想清楚:要往生、不往生,到底是我們自己作決定,或是讓他決定?
冤仇人現前,我們也是一樣慈悲念佛,不要讓他拖下去生氣,自己若堅持把佛再念下去,冤家仇人現前也沒有影響啊!
我們管好自己,不要讓壞習慣、惡念頭現前就好了,這就是我們平時須要用心鍛鍊的地方,鍛鍊做自己的主人,鍛鍊要往生快樂成佛由自己決定!一天念多少聲的佛,這並不困難,而且念佛的數目,其實並不是往生的條件。
我們應鍛鍊自己在動心生氣的關頭,可以靜下來念十聲佛,才是更重要的,才是真正有願想要去西方。否則的話,就只好留在這個世界繼續生氣了!只好繼續作生氣習慣的奴隸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tt的天空 的頭像
    kitt的天空

    kitt的天空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