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拍競選廣告,說「我是台灣人」。又在一些競選場合說「任何住在台灣、認同台灣的人,都是台灣人。」「要讓馬總統說出台灣人,好像很困難。」她說,若執政要讓當台灣人成為驕傲,到國外可以大聲說出:「我是台灣人」。


住在台灣的是台灣人,這是當然,何必強調?至於認同台灣的才是台灣人,根本是對人民的侮辱,憑什麼扣帽子?何況,所謂認同又是何所指?英國的正式國名是「聯合王國」,不是英格蘭;威爾斯人、蘇格蘭人不認為自己是「英格蘭人」,歐洲盃、世界盃足球賽,聯合王國派出「英格蘭隊」、「蘇格蘭隊」。但對外,英倫三島的人都是「聯合王國」國民。


今天國人到國外,那個人不說「來自台灣」、「是台灣人」,這就是認同台灣,又何必在競選活動挑出來講?台灣人不是民進黨「專屬身分」,這是人民共識、社會現實;蔡英文繼承陳水扁操弄族群的路線,已背離了人民的認知與期待。這種一貫的選舉語言,就是要把對手打成「非台灣人」,凡是不支持民進黨的就不是台灣人,意指的就是「不愛台灣」。


蔡英文想擺出中道、理性形象,但在第一支廣告裡,就擺出民進黨的老招式,仍在畫定誰愛台灣、誰不愛台灣的戰略,令人遺憾。台灣已有過三位民選總統,有過兩次政黨輪替,可曾有哪個總統不是台灣人?蔡英文與民進黨又何能獨攬台灣人的招牌。


不可否認,主導台灣政治分歧的因素,曾是族群背景或國家認同,但現在年輕人的族群意識薄弱,國家認同也沒有太大差別。這是國、民兩黨爭取「首投族」的主要原因。但即使是所謂外省族群,也已經到了第三代,亦即首投族,他們根本自認是台灣人,沒有人會說自己不是台灣人。當蔡英文說「我是台灣人」時,首投族必然感到很困惑。


族群牌並非民進黨專利。比利時北方的荷蘭裔和南方的法國裔向來不合,因族群對峙,無法組成政府,至今已逾一年,成為世界奇聞。上個月,國際信評機構惠譽將比利時的評等降級,原因是政治不穩定。


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因為是大都會,是歐盟與北約總部所在地,族群問題不明顯。最近地鐵、公車一律停止播放法語歌和荷語歌,因為播法語歌,荷蘭裔會火大,播荷語歌,法國裔又開罵。於是就改播英文歌、義大利歌、西班牙歌,大家相安無事。有些荷裔、法裔的比利時人認為,目前能打破僵局的辦法,只有南北分裂。


前南斯拉夫原是六族共和的聯邦國,上世紀末最大族群塞爾維亞人企圖統治其他各族,爆發了多場內戰,凡是非我族群就進行「種族清洗」。最後,好好一個聯邦國分成六國和四個「國中國」。東非的蘇丹也因族群分裂,分別信仰伊斯蘭教與基督教,最近分裂成南北兩國,還發生慘絕人寰的滅絕大屠殺。


台灣人除了原住民,都來自中國,信仰佛教及其他宗教或民間信仰,沒有族群、宗教或文化等問題,何必庸人自擾?決定台灣政治分歧的主軸與議題正在重新界定,民進黨要真正提出政策去面對,還是繼續糾纏於統獨議題與口水之爭,宜請三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