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寫了日記《供養不應去分別》,舉了種種的例子說明以平等心佈施供養的好處。因為以分別心供養嚴格來說就叫做噁心佈施了,這就是《華嚴經》上說的魔業。如果這樣去佈施供養,實際上是把自己佈施供養的福德抹殺了。或者叫做火燒功德林了。


所以,佛陀的種種經典裡面,在各個地方以種種的方便教導我們佈施供養要以平等心來做。在現實生活中,不但是老和尚們處處注意讓大家佈施供養能夠平等,就連寺院生活也是按照六(佛)和敬的生活,其中“利和同均”就是保護功德主的供養功德,希望他們供養能夠得到最大的回報。


記得自己也寫過很多很多類似的日記,比如《不問命運只耕耘》、《莫教濕卻袈裟角》、《攀緣佈施不清淨》等等都在說要如何去善巧方便地供養與佈施。以及佛陀種種方便說法,教導我們要以平等心來供養與佈施,但是我們無論是從能力還是智慧上,在現實生活中做不到。那麼我們就要採取一些善巧方便的辦法來做。


比如我們經常有人對佛教發出非議,難免是對哪個出家人怎麼樣怎麼樣,供養他們有沒有效果等等疑問,甚至拿《維摩詰經》中的話“供養汝者皆有罪過”來嚇唬自己的時候,我們就會知道要如何去處理這樣的問題,要以什麼樣的方式去供養與佈施。


因為這不是我們現在人才有的問題,是從古以來就存在的問題。比如《國師對禦》一文記載了唐肅宗與國師的問答“朕要設齋佈施。每聞僧尼間無戒德。如何即是。答曰。荊山有玉尚雜塵沙。麗水有金寧無瓦礫。土木作成羅漢。敬之福生。銅鐵鑄成金容。毀之有罪。禮非玉帛不表。樂非鐘鼓不傳。但供養泥龍。自有真龍降雨。供養凡僧。自有真僧降福。陛下不忘靈山囑付。方毋輕僧慢法也。帝雲。朕今後見小沙彌。如同佛想耳。”


遇到這樣的問題,自己也總是說,你供養你的,管他呢!或者說,戒律裡面都有說供養五百羅漢僧不如,如法次第供養一個凡夫僧等。說明這個因果過程的確是這樣的,你作完供養後最好是三輪體空了——無施者,無受者,無中間物。誰來應供就不要管了,因為你的功德已經具備了。


比如發現假冒的出家人,或者是不守清規戒律的出家人,上門要求供養與佈施的時候。就不會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不知道該供養他呢還是不管他甚或是報警。感覺給他們吧,覺得會上當受騙,不給又怕錯過供養的機會,甚至引起糾紛。尤其是恐嚇要求佈施的時候,更是左右為難。


我們有了佈施供養的善巧方便之後,我們就知道不要管他是真是假,他既然向你伸手要了,多多少少給點,實在沒有哪怕是給個笑臉,不要與他們計較。因為他們已經把自己的人格降低到這樣的程度,早已經成為可憐人的一員了,我們何必再與他計較。


如果遇到他們恐嚇要求你供養佈施的時候,我們不要害怕。因為我們知道,如果他沒有清淨的正法,那麼他的能力也就有限。如果他是清淨的正法,那麼他不會去恐嚇他人,更不會因為一點點的財物而去做犯戒乃至犯法的事情。所以,這些恐嚇行為實在不值一提。


因為他們跟本是沒有辦法維持自己的生活了,才不得不去做這樣很不光彩的事情,誰沒事想跟無緣無故的人結怨呢?誰會無緣無故去做這樣低三下四的事情呢?很簡單,如果他有本事,他的恐嚇能兌現的話,何必不直接就把隨手能拿的土塊變成黃金來使用,何必要跟你過不去而恐嚇你呢?


如果遇到上門化緣的人要大筆的錢財,而你又有供養佈施的願望。那麼,你則需要看他們的證明或者說到他們的現場去看看,去看看他們到底在幹什麼,都需要什麼樣的説明,看看自己能夠為他們做點什麼,進行親手佈施。這樣的話豈不是有更好的效果。


總之,我們要以一顆平等心來供養與佈施。在我們現在難以做到的時候,我們就採取一些善巧方便。使用一些小額度或者是微笑來供養佈施。當然如果你是作為管理人員或者是執法者的時候,我們可以把他們通通關起來,去教育他們,讓他們從事正當的職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