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學報 ‧ 藝文│第三十二期

專欄:保任真心

家 

心保和尚(佛光山現任住持)

在出家之後,從累積的生活經驗中,學到一點平心靜氣,隨緣安住的方法。這方法雖然不起眼,但無論身在何處,也不管出家或在家,只要學上了,都可以受用一生,不會匱乏的。所以平心靜氣,隨緣安住,我想這就是家吧!

每個人的家都不一樣,對家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

曾經在報章中,讀過這麼一段有關家的描述,是這樣寫的:「在萬家燈火的夜晚中,每一盞燈,就代表一個溫暖的家。」看過之後,就知道是發自內心的感受,是非常令人感動貼切的形容。作者除了見到萬家燈火的燦爛輝煌之外,也透過微妙的巧思,感受到燈光以外的家庭溫暖。而這種溫馨的提醒,似乎在告訴我們家的重要性,以及每人都需要的成長背景,因此短短的幾句話,足以點亮我們心中對家的溫暖需求。

小時候,家的後面是一條不算小的河流,平常還好,可以到河裡玩水,但到了颱風季節,就會擔心起來了。因為這條河的河床不是很低,河水一漲,就怕淹入家中,甚至有時水勢兇猛,大浪之中夾帶著巨石,以萬馬奔騰般的姿態,無情的衝撞著河堤,所發出的撞擊聲音,讓人想到時時有潰堤的危險,實在令人緊張萬分。

這個時候,母親總會用一種忘掉恐懼的心境,且帶著發現似的欣喜語調,要我們也聽一聽這聲音,過了一會兒,還會問我們:「有沒有聽見?」母親的這般心情,就如同身旁的河堤一樣,不但擋住大水帶給我們的恐懼,也化解了我們對生命安全的憂慮,進而給予我們一家的溫暖所依。從這裡,我感受到家的需求與可貴。

有一次,父親的慈悲,布施了一餐飯,留住了一隻可憐的流浪貓。這隻貓後來結婚生子,帶來許多的小貓,且個個生龍活虎,躍躍欲試,頓時之間,我們的家變得熱鬧非凡。當這一群貓全部窩在一起熟睡時,從自己的感覺裡,可以發現他們的臉上有笑的表情。雖然全憑聯想,不足以證實,但至少讓自己知道一件事,有了家,從此可以不必過流浪的日子。

多年之後,慢慢開始有了許多離家的經驗,從外出打工到義務服役,雖然東奔西跑,居無定所,但內心總有家的依靠。因此,可以享有流浪者的漂泊與曠達,但卻可以少掉流浪者的淒凉與冷漠,這一切也都要歸功於家的支柱。

二十四歲那年,對整個家來說,嚴重的事情發生了。這一次,不是短暫的離家,而是一輩子的出家。出家的重點,在於出煩惱之家、出三界之家,須要割愛辭親、剃除鬚髮、著壞色衣、受持戒律、專志修道、精進禪思、習無為法。而達到斷除疑惑障難,證於解脫的涅槃寂靜的心境。這對自己來說,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為了要實踐弘法利生的家務,離開故鄉地,遠渡重洋,到了從來也不曾想到會來的美國。幾年來,各國各州也曾去過,來去往還之間,倒也覺得適應。奇怪的是,雖然身處異國,對於家的感覺,反而淡化了許多,不會有難捨的心結,不會有想要回去的衝動,也不會太想念家中的一景一物,而若有所失。因此也覺得輕鬆自在。

倒不是對家的一切不再關心懷念,想必是在出家之後,從累積的生活經驗中,學到一點平心靜氣,隨緣安住的方法吧!這方法雖然不起眼,但無論身在何處,也不管出家或在家,只要學上了,都可以受用一生,不會匱乏的。所以平心靜氣,隨緣安住,我想這就是家吧!這樣的家,雖然沒有大花園,春蘭秋桂常飄香,雖然沒有大廳堂,冬天溫暖夏天凉。

在《獻給旅行者 365 日》中有說到爭的問題:「跟顧客爭,你爭贏了,顧客走了;跟同事爭,你爭贏了,團隊散了;跟老板爭,你爭贏了,平台懸了;跟家人爭,你爭贏了,親情沒了;跟朋友爭,你爭贏了,朋友少了;跟愛人爭,你爭贏了,感情淡了。跟誰爭,爭贏都是輸,不如把自己做大做強,自己才是真正贏家。」星雲大師說:「要爭氣,不要生氣,不要往煩惱裡去,要從智慧中生。」這才是正向的智慧力量。 ―心保和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