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佛法宗教 (14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詩曰:「瘡孩呻號令人悲,苦楚連綿眾見奇;往昔進讒誣陷善,精誠懺悔業難移。」

在印虔舍衛城中,有一個大富長者,他娶了一位名門望族,溫柔淑德的女子為妻。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詩曰:「焦身餓鬼腹如山,萬劫千生劇苦艱;慳婦無知行暗計,施僧穢物惡心蠻。」

南印度摩竭陀國的國王——頻婆娑羅王,是佛陀的大護法。他為了恭請佛陀說法,特在王舍城外建立一座富麗堂皇的講堂,名叫「竹林精舍」。這座竹林精舍,就是世界上最早興建的佛寺,佛陀即在這座精舍中,說法度眾生。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詩曰:「言招苦果孽愆因,閉口如啞似木人;惡毒相師殃子禍,不祥遠棄離王親。」

釋迦世尊,在過去因地修菩薩行的時候,曾經當過印度波羅奈國的王太子,名叫慕魄。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位老婆婆帶著蜜漿和水果出遠門,她走了一段很長的路之後,覺得口渴難耐,於是吃了一個「庵摩羅果(一種香甜的水果)」解渴;當時路旁正好有一戶人家,於是老婆婆又向這戶人家要一杯水。

但這戶人家的井是一口死井,裡頭的水已經發臭了,由於附近沒有其他水源,所以大家仍以這些水勉強度日。女主人從井裡舀出水來給老婆婆,老婆婆竟然覺得這水甘美無比,如同喝了稀有的甘露。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詩曰:「阿育王征海不從,分金造像比輕龍;興添福德修千日,獻寶稱臣叩首恭。」

距今二千多年前,印度阿育王由於他福力特別殊勝,統一了全印度。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人的福報很堅固。你看他的福報,他那個房子買在第三棟,地震的時候破壞第一棟、第二棟,他那一棟就不會破壞,因為他沒有後悔。

千萬不要後悔,因為你後悔的心,會破壞那個果實。即便你佈施的因緣是一個錯謬的,比方說你佈施一個假和尚,你後來知道他是個假和尚,你也不要後悔。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書好食好健康

文 / 慧傳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凡是你想控制的,其實都控制了你,當你什麼都不要的時候,天地都是你的。

2.遇見是因爲有債要還了,離開是因爲還清了,前世不欠,今生不見;今生相見,定有虧欠。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

這以下有三個要斷的,而且是有重的、中等,跟輕的,最重的是絲綿絹帛,這個最嚴重!不服就是不能去吃,也不能服用。服食跟服用,用就是穿,穿它的衣服、鞋子。所有的過失當中,用這個絲織品是最重的,絲織品是直接殺生而來的。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朝聞道,夕死可矣〉一文,我們了解雪山童子「為求半句偈」,捨棄生命在所不惜;罹癌的青年,因為參與三時繫念,了解經文內容,合掌安然往生。同樣的筆者在高榮的另一場法會,因為一個點頭、一句寒暄、一個結緣品,讓一位心靈受到創傷的病患,放下仇怨,安心離世。

我們有一位信徒和高榮很熟,常帶人到高榮看病,看到了人間的悲歡離合、生離死別,有一次在高榮看到泰勞因為工作不愼摔死,同樣是泰勞的妻子,帶著兩歲兒子奔赴醫院途中,車禍往生,這個人生悲劇,讓她非常心痛,覺得自己應該要為這些孤苦無依的眾生做一點事情,乃向高榮的院長請求在醫院辦理佛事法會,一則超度在醫院無助的孤魂等眾,再則也讓病患心靈有個依靠,另外也超度醫療實驗往生的動物,尤其外籍人員往生,沒有家屬在旁助念,相信他們一定徬徨無助,不知道何去何從。院長聽到她的請求,被其慈悲心感動,乃欣然同意於2018年開始辦理不同宗教的超薦儀式。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玄奘大師到了印度王舍城的那爛陀寺,僧人就引導大師去參見「正法藏」,也就是戒賢論師。當地的民眾因為尊重戒賢論師,所以不直呼他的名號,而稱作「正法藏」。

玄奘大師隨眾進入謁見,一見到戒賢論師,就以弟子對師長的儀規,竭盡恭敬的心意,他依照當地的禮俗,以膝蓋跪地而行,用手肘支撐地面前進,在論師足下頂禮。這樣恭敬的問訊讚歎之後,論師命人佈置床座,請玄奘大師及其他僧人坐下。等大眾坐定後,就問玄奘大師從何處來?大師回答︰「我是從中國來的,希望能跟大師學習瑜伽論。」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咒語靈驗的話,我知道一個人,是在一九五幾年,在安徽巢湖縣,有一個照海老和尚,這裡有的人恐怕也知道,他念《大悲咒》比較靈,一碗剛剛從井裡面打出來的冷水,他念念那碗冷水就冒熱氣,然後就像開水一樣往上滾,你手不能去摸,否則燙的不得了,就是開水嘛。

晚上的時候他在房子裡面放上一碗水,他念的話晚上房間裡面不要燈,就那一碗水放光,把他的房子照的通亮,你可有他那個本事呢?很多人找他去看病,他就用大悲水幫人看病。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念佛就等於修淨土法門嗎?

淨界法師答:我前一陣子到竹山去,在竹山的商店,跟一個一貫道的居士在聊天。他告訴我,他是一個一貫道的點傳師父,這是很高的階位。那麼聊天以後,他問我說:「你們淨律寺有沒有打佛七啊!我說有啊,我們定期打佛七!」他說你「可不可以讓我參加。」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你來生會去哪裡,你不用問別人。
你一天當中起的念頭,哪些念頭是特別堅固的,而且這個念頭是經常出現的,它出現的時間非常的多,那這個念頭不管是好、不管是壞,它對你的來生有很大的牽引的力量,因為它是你的熟境界,它對你是特別熟悉的。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近道場並沒有「人情」的問題,有的在家菩薩接觸的道場不多,但是起了煩惱或鬧出事情卻還是捨不得離開。於是就用盡各種方式旁敲側擊,或者打壓其他師兄姐,目的沒有別的,就只是為了鞏固他在道場的地位。

想走,但是看一看離開了也不知道要去哪裡好;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唯有念佛功德最大。因為念佛簡單方便,人人都能做得到,而且一念佛,阿彌陀佛就應聲而現,聞聲救苦,直接救度,往生淨土而成佛,所以念佛功德最大。這是印光大師所說的。

印光大師又說:「做佛事,只可念佛,勿做別佛事。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種人,一生都喜歡做「上、中、前」:吃飯喜歡坐在上首;照相喜歡坐在中間;走路喜歡走在前面。你有注意到,在你左右身旁的朋友裡,有這樣的人嗎?

吃飯坐在上首,表示自己的地位;但是也要知道,自己的修行能夠讓人「眾星拱月」嗎?照相坐在中間,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別人「心悅誠服」嗎?走路走在前面,大家都「心甘情願」尾隨你而前進嗎?否則想要「上、中、前」你就必須謹慎考慮,如果不當的座位,你坐在上面,不只是座椅上有針有刺,可能今後在別人的想法,就把你踢出心外了。照相不當坐於中間,你不敬人、不謙虛,可能就會失去別人的擁戴了。走路好走在前面,至高至大,不懂得敬老尊賢,不懂得謙虛讓道,尤其少年得志,前面的阱坑,前面的危險,就夠你消受的了!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光緒二十一年(歲次乙未五十六歲)老和尚自六月二十八日墮水得救後,口鼻大小便諸孔流血,在寶積寺住了幾天逕赴高旻,知事僧見他容顏憔瘁,問有病沒有?
答:「沒有。」晉謁月朗和尚要求在堂中打七,但月朗和尚要給他的職務;高旻家風嚴峻,如請職事拒不就,就視為慢眾,要表堂,打香板,老和尚既不允就職事,只好順受表堂,打香板,一聲不響,也不說明墮水事,於是病益加劇,流血不止,小便滴精;在禪堂中晝夜精勤,澄清一念,不知身是何物。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比方說你有家人,你的長輩年紀大了,他不能拜懺了,他也不能修功德了,你幫他做,你幫他做了以後,把功德迴向給他,這樣子有沒有效果,我們解釋一下:

理論上修學佛法要自己去做,要用你的心去造作,才能夠產生反轉的力量。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奇   觀音送子

老和尚俗姓蕭,梁武帝的後裔,世代居住在湖南湘鄉,父親名叫玉堂,母親姓顏。清道光初年,父親是科舉出身,分發到永春,佐治州事,父母年逾四十,常以無子為慮。讀書人總以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