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意業的安住分成有幾項:

《第一個 當自端心》

這個「當自端心」就是「當觀自心,不見他過」。也就是說我們這念心在觀照的時候,你不要老是去看別人身口意有什麼過失,而要多多去觀照自己內心的起心動念,是善?是惡?這個地方就我們一個出家眾如果從安住的角度來講「當自端心」倒是很重要的。比如我們看有些人,為什麼他能在僧團裡面一待就是5年、10年、20年、30年……。

而相對的有些人,為什麼在僧團安住,住個半年、1年都很困難呢?這個「當自端心」就是個很重要的指標。也就是說你這念心,如果經常是向外觀察的話——你老是去看別人這些過失的話,你就容易起一些虛妄的分別,乃至看久了,自己又起煩惱,你就不能安住了。而相對的,你如果經常向內安住——去觀察、去檢討自己身口意的過失,你就比較容易在僧團安住。
所以佛陀勸勉我們:你剛開始修行的時候,你就是一個初學者——因為你也不是執事、你也不是他的師父,那你不要管別人到底做的好不好,別人有沒有持戒、別人有沒有精進用功……不要去看別人‘你最好學著「靜坐常思己過」,多多去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看自己的身口意有沒有如法,使令自己這些惡法、這些煩惱不斷的減少,那麼你心中的善的功能不斷的能在增長。

所以我們上次講到子貢謗人,孔夫子講說:「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就是說我們一個修行人,我們去檢討自己身口意的過失尚且沒有閒暇、沒有很多的時間,哪裡還有閒工夫去分別。別人哪邊做不好、別人哪邊又犯戒……事實上這個都是沒有必要的,只是增加自己的虛妄分別、增加自己的煩惱而已。所以這個地方「當自端心」,經常去觀照自己,這個倒是很重要的。

《其次 正念求度》

蕅益大師解釋這個「正念求度」呢,就是「如理思維,希求解脫」。「如理思維」就是你要隨順真理來做思維,比如你經常思維業果的道理、空性的道理、乃至真如佛性的道理。在內心當中要一心一意的「希求解脫」。
印光大師講:我們念佛法門成敗就在你的出離心,也就是我們講:一個修淨土的人你必須要信願具足,每一句佛號都是一種信心和願力。這個願力就包括了「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憑良心講,我們要「欣求極樂」並不困難:我們看到經論裡面講到極樂世界種種依正二報的功德,要生起好樂心、希求心,這個倒不是很困難;但是「厭離娑婆」就不容易了,你要在臨終的時候很自在瀟灑的走出三界、而沒有任何的掛礙,這就沒有幾個人能做得到了。因為我們一般人在三界流轉太久了,貪染的習氣都是很重的。
所以印光大師就開示我們說:我們就應該經常思維,假使我們今生沒有離開三界的話,來生很可能就要墮入到三惡道。因為我們內心還有很多的罪業,會使令我們招感三惡道不可樂的果報。所以佛陀在這裡就要我們內心能夠經常的正念思維真理,而產生欣求解脫之心。這個是「正念求度」。

《第三個 不得包藏瑕疵》

這個「瑕疵」指的是玉石上的缺陷,就比喻我們起心動念當中有一些貪瞋癡、高慢心、嫉妒心……種種的煩惱。這是說我們一個修行人的身業口業可能會有些過失——有時候你講錯話或者身體有一些不正當的行為。這個時候你自己容易發覺、別人也容易看得到,所以很容易把它抓出來,你能夠透過懺悔來加以對治。
但是我們修行人最大的問題就是意業的過失:就是說你可能心中經常生起這些惡念,別人都不知道;如果你自己不觀照的話,這樣會有什麼問題呢?
憨山大師說:一般念佛人他如果一方面起煩惱又不對治,這樣子在他內心就有兩種功能:一個是念佛的這種善的功能。一個是煩惱的功能,這樣子他就是「佛只聽念,煩惱只聽長」。到你臨命終的時候,這兩種力量都現前——念佛的力量現前、煩惱的力量也現前。但是不幸的是,煩惱是我們多生多劫熏習的、是熟境界。而念佛呢,你是今生才修習的——可能才幾年、幾十年而已、是個很生疏的境界。所以到最後的結果呢,就是煩惱把你的佛號給吃掉了。
所以我們看有些人,他在修念佛法門的時候,他從來不對治煩惱。他想說:反正我有什麼煩惱,別人也不知道;好一點的,他發現他的意業起了煩惱的時候,就趕快轉念念佛,轉念念佛的時候把煩惱壓住了,那念念念又起煩惱了,他又趕快念佛,但是這個煩惱的勢力還是永遠在,就像如石壓草一樣;也就是說你如果沒有用訶責或者修「四念處」、修止觀來對治的話,這個煩惱它就永遠存在。到你臨命終的時候、它一現前的時候,你這個佛號就不是它的對手了。所以這個地方佛陀的慈悲!就告訴我們:「不要包藏瑕疵」,而且你放縱煩惱瑕疵的話,它就不斷的增長廣大。
所以憨山大師的慈悲,告訴我們:念佛人你應該要好好的修學止觀來對治煩惱。我們念佛一定要調伏現前煩惱,你煩惱現前的時候,你應該用訶責的方式去訶責它,你就觀察煩惱就好像大火一樣:讓我們身心很熱惱;或者煩惱就好像冤賊一樣:我們好不容易每天3點半起床,在佛門辛辛苦苦一點一滴的積功累德,盜賊來,一下子就把我們的功德法財都給偷走了;或者煩惱就好像毒蛇一樣:它會傷害我們的法身慧命。
所以你一方面就是思維煩惱有種種的過失,一方面就應該用無常無我的智慧來觀察它——觀察煩惱也是因緣所生法,也就不實在了。如果你經常用觀照力來對治它的話,它的勢力就會慢慢的減弱。所以這段經文的意思就是告訴我們:我們要認真的去對治煩惱,絕對不要放縱它。

《第四個 不得顯異惑眾》

這個「異」就是與眾不同。古德解釋:就是你顯示你的功德來迷惑眾生,這個地方特別指的是顯示你自己有一些神通感應的功德。佛法的意思認為:神通感應本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比如你一個人只要經常不斷地用功、經常的靜坐,你調伏你內心的這些煩惱、這些粗重心的話,當你心靜下來的時候,你就能夠知道一些消息,這個都是很正常的。世間上的事情出現之前都會有個徵兆,所謂的「月暈而風,礎潤而雨」:比如我們晚上看到月亮、還有月暈,就知道明天可能要颳風了;你看到柱子底下、牆角底下濕潤,就知道明天可能會下雨。也就是說吉凶禍福事實上它出現之前都會有個徵兆,所以告訴我們:心靜下來的時候就能夠知道一些消息。
但是在佛法當中,佛陀敕令我們不能夠隨便的宣說,因為你宣說感應神通的話,大家都會以感應神通作為追求的目標,大家就不再重視真理了、不再重視修學當中最為珍貴的智慧,所以宣說感應神通容易讓眾生迷惑顛倒、增長眾生對生命價值的錯誤判斷,所以這個地方佛陀告訴我們:一定要禁止!

《第五個 於四供養,知量知足》

你對衣服、飲食、臥具、湯藥這四事的供養、需求要有一定的數量,得到之後要知道滿足、要能夠感恩,不要多所追求;

《第六個 趣得供事,不應蓄積》

這個「趣」就是隨順。隨順你應得的供養,就是說你有多少福報就受用多少,人家供養你多少,你就受用多少,不要主動開口,跟居士乞求;你要是得到多餘的東西,應該布施給常住或者其他需要的人,不要貪蓄積聚——這樣會增長我們的貪煩惱。

這以上六點是講到意業的戒法的安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