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能讓我們解脫,並且得到智慧。所有的修行都要從自我反省開始,貪、瞋、癡、慢、疑會導致苦,這些都是因為對身心的執著而起;放下自我,能幫助我們更瞭解佛陀的教導,包括因果、因緣以及慈悲,並讓這些觀念深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慈悲觀的修行有五個層次。第一個叫做「觀眾生」,共三類:有利於我們的人,有害於我們的人,以及與我們沒有利害關係的人。


舉例來說,一個開車載你去機場的朋友,看起來是對你有利的;你想放假,老闆卻不讓你放,他看起來就是對你有害的;而在超級市場裡,站在你後邊排隊的人,則和你沒有利害關係。


慈悲觀的第二個層次,就是「觀自身」。當我們與眾生互動時,通常會體驗到兩種感受:喜歡與不喜歡。為什麼會有這些感覺?這是因為在當下的互動中,自己在身心上所認知到的利害影響。因為執著,所以有喜歡與不喜歡的感覺,但我們應該要記得一件事,那就是:身心是無常的,只是一連串無止盡變動中的物質與念頭而已。


我們所想像的身與心,其實是錯誤的認知與妄想。我們以為自己是永恆的,而且是宇宙的中心,但一個宇宙能有幾個中心點?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獨立的,每個人都是一個各別的「我」,但如果沒有別人的支持,我們又能存在多久?


如果能放下錯誤的認知,就能不執著於身心,也沒有理由在與別人的互動中,覺得喜歡或是不喜歡。舉例來說,如果我們認清自己的意見是無常的,而且會不斷改變,就沒有必要去執著它,也沒有理由不喜歡反對我們意見的人。


慈悲觀的第三個層次,就是更進一步去觀察所有的互動,將它當成是一個個體與另一個個體的接觸。讚美或譴責,不過是傳到耳朵裡的聲波振動而已;他人的行為,像是微笑或皺眉,也不過是眼睛所接受到的光線而已。身體就像幻覺,那些外在的、物質的現象,也不是真的。一旦我們瞭解這一點,在聽與看時,就不會再生起喜歡與不喜歡的感覺,而且也能平等對待眾生。但在這個層次中,我們還沒有生起真正的慈悲心,因為對於那些不真實的外在感覺,以及只和我們自己如幻的身心有關的如幻眾生,我們怎麼可能會產生慈悲心呢?


修行慈悲觀的第四個層次,又回到了觀眾生,然而,這一次觀的重點是放在眾生的苦。因為無知,所以我們受苦。我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我們可能快樂或是憤怒,但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隨著這些情緒起舞,由於對許多事情執著,例如地位、財產、家庭、健康、才智,而且害怕失去它們,因此,我們受苦。


除此之外,眾生在身心上都是不自由的,這也造成了苦。有些事情,我們知道該去做,但卻沒有去做,就像布施與慷慨助人;有些事情並不想去做,但還是去做了,像是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生氣。有時候,好像身體裡有兩個自己,彼此掙扎著要往不同的地方去!


我們也因為出生、老化以及死亡而受苦。在非常短暫的生命中,每一個人都必須忍受身心上的各種苦難與煩惱,像是生病以及失去所愛,即使是孩子們的自然成長、離家,也會造成苦。因為這些共同經歷的苦,我們應該對所有的眾生都心懷慈悲。


慈悲觀的第五個層次,同樣也需要去觀其他人,將他們視為一律平等,將之前那三種區別——對我們有利、有害以及無利害關係的人——結合起來。當體驗到自己與其他人的關係不是固定不變的時候,就能做得到。我們無法肯定:那些與我們在這一世親近的人,在過去世裡是否曾經是我們的敵人,反之亦然;親近或敵對的關係,並非絕對的。


當我們對自我的觀念改變時,接納的能力便會增加。你不會再把精力浪費在試圖保護自己與拒絕他人,當所有的自我中心都消失時,圓滿的慈悲便會顯現。


修行,必須將自己及個人歷史拋在腦後,去體驗無我,才能開悟。如果你的自我感很強烈、很堅固,而且難以破除,那是沒辦法開悟的;如果你執著在開悟或成佛的觀念上,也是不會成功的。對自我或成就有所執著,和禪宗的基本精神完全背道而馳。


***********************************************************


記住,禪的兩個原則,就是諸法無常、無自性。


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成就或造詣執著,就不符合無常與無我,


即使在打坐中有過體驗或是突破,那也還不是禪的開悟。


停止關心自己,你才能真正開悟。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tt的天空 的頭像
    kitt的天空

    kitt的天空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