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農討山誌》作者阿寶曾描述在喀什米爾跟隨牧羊人遊牧的經歷,當時有隻病羊落單在後,但不用人催,牠都會盡力趕上。後來病羊不行了,為了不讓牠在往後的路程飽受折磨,牧羊人把牠殺了,這是他們當時所能做的最慈悲的事。


佛教講求的慈悲必須建立在「般若」上。佛典有則故事:菩薩與五百商人乘船渡海,只有菩薩知道船中躲藏了一位預計謀財害命的強盜,因為不忍強盜造惡下地獄,不忍那麼多人被殺,菩薩殺了強盜…。慈悲用對了地方,就會產生連續善良的效應,反之就會造成危害。


曾經有人問孔子:「該如何愛人?尤其是那些傷害我們的人。」孔子回答:「當以正義來回應仇恨,以愛來回報仁慈。否則的話,你就會浪費你的仁慈。」


一個慈悲的人,心中必定有大眾。禪門公案中,有位習禪行者因偷竊習慣遭到排擠,只有堂主包容他,當大家忍無可忍要求堂主開除偷竊者,否則將另覓參修處時,堂主還是要求大眾繼續包容。原來堂主認為偷竊者在禪堂規範下,還能有所約束而慢慢改掉壞習慣,若開除了他,使他失去向善信心,在外面危害就更大。


慈悲的表現有很多樣貌,如果有一天,面臨在「慈悲的殘忍」與「殘酷的仁慈」中做抉擇,我們該怎麼做?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要如何行事圓融、無礙,就要看個人的人生閱歷以及眼光高低和心量大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tt的天空 的頭像
    kitt的天空

    kitt的天空

    kitt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